【手藝反送中】泥塑達人怒製禽獸公仔 諷癲狗出沒

【手藝反送中】泥塑達人怒製禽獸公仔 諷癲狗出沒

【人言無畏】
由「反送中」開始,聽過很多「有用、冇用」的評論,100萬、200萬+1人上街有用嗎?在7.1那個「令人不眠之夜」,險釀成悲劇的行動中,年輕人真的有需要這樣做嗎?肥通只是記者,只記錄事實,不懂評論。
6.16前一個晚上,他為抗爭而離開了,民間泥塑達人Simon說希望能為逝者親人籌款,明知籌得的只是一點點錢,但他說:「我只是一個開頭,希望更多的人會像我一樣,每人多行一步,結果就會不同!」

認識Simon已經數年,他在facebook一個玩具專頁中,以泥塑的方法,製作經典日漫角色「加爾巴」的頭像與半胸像而聞名。香港泥塑達人已不多,後生的都用3D軟件繪畫吧!還記得今年的年關前,他在網上作數小時live直播製作頭像,但隔日就看見他將之打爛,因覺得做得不太完善……可見他對藝術的執着。肥通亦一直想找他做訪問,惟一直被拒,說自己技術一般、不想露面,但想不到有天,他竟然反過來找記者。

有泥塑達人在網上發起義賣,希望能為「反送中」抗爭離世者的家屬籌款。

義賣初衷:為逝者親人做一點事

還記得6.16反送中遊行那天,肥通還在趕赴港島的地鐵途中,手機響起,他說要為前一天逝世的抗爭者做一點事,希望做一隻泥塑公仔作義賣,當晚已看到初稿,翌日中午已有半完成的素色版。Simon說:「原本想做全泥塑,但時局每天在變,想盡快做出來,所以頭部是朋友即時以3D打印製作的,而身體則取材自現成的動物景品玩具,再將兩者連接而成。製作有點急,但想更快能為逝者親人做一點事。」想不到一位如此執着的人都會有妥協的一天,不過更想不到的是,十多天後離開的人已變成三位……

訪問那天,Simon第一句是說不想在鏡頭上露面,「一來這是為公義而做,個人的存在與否不太重要,而且時下很多癲狗,怎知會否被咬?」想找他在泥塑公仔技術上示範兩手,但他謙卑答道:「我原本職業是裝修師傅,讀書不多。泥塑公仔只是興趣,在公餘時間就做一些出來,而且亦從未有系統地學習過製造雕塑品,製作泥塑公仔,全靠無師自通。」這點正正印證了仗義每多屠狗輩。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要把酷似林鄭的樣貌安裝在狗身上,真的有人願意買下來放在家中?「這個並不是任何人,或者根本稱不上是人,這是一隻禽獸!其實我一直想做一隻『人獸合體』公仔,我覺得這頭像樣子非常醜惡,相貌非常似一隻禽獸,與我的理念很相配,所以我就把這個人的頭像放在一隻禽獸身上。」為何Simon執着說這是禽獸?原來在製作之初,他在網上發製作圖片,惹來不少動物保護人士極力反對,感覺簡直是對犬隻的侮辱,所以最後的作品的命名為——飛禽走獸食屎狗。不還是狗嗎?「在香港俚語中,食屎狗可不是狗!」

最近香港發生了很多事,可有特別的事件牽動心情?Simon說:「最近香港有一些癲狗四出咬人,所以令我感到非常憤怒,於是製造這款公仔,至於為何會做成女性頭像,是因為她與癲狗關係非常密切。我相信接受過專業訓練的狗隻,並不會胡亂咬人,一定是其主人發出指令,牠才會有這類行為,所以我就製作這隻禽獸出來。」這隻「人獸合體」公仔只屬初模,他會再用翻模方法,製作出20隻,由於數量太少,Simon只可以逐隻以人手上色,「這款公仔售價200元,當中有100元是製作成本,會給為我翻模的朋友,這是必要的成本,而剩下來的100元,會全數捐給已故抗爭者的父母。」但Simon暫未接觸到逝者的家人。

集合力量 「勿以善小而不為」

20個集合起來的捐款,只有2,000元!這一點錢有用嗎?「雖然籌措的捐款不多,但我只有製作泥塑公仔的能力;但如果每位香港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每人都多出一分力,集合起來就會變成很大的力量。」

7.1那天,Simon為反送中再上街,肥通聽到他傳來好消息:20隻「飛禽走獸食屎狗」幾近沽清,現正設法加製中,「其實每隻『禽獸』,要以手油方法上色,買油時模型店的老闆知道我的出發點後,竟然免費送油給我;另外我在網上更遇到一些毫不相識的人,直說不要公仔直接捐錢,香港的有心人還是很多。」但錢對死者的親人有用嗎?「我知捐款對死者的家屬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所以年輕人要珍惜生命;在籌款中我亦學習到,當一個又一個毫不相識的人集合起來,這亦代表了各自奉上一份關心與慰問;我並不需要更多人買我的公仔,而是希望更多人自發的為死者親屬做一點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關心』最後只變成一個捐款數字,不是太冷漠了嗎?」

製作之初,是以一個3D打印頭像,再加一個狗景品公仔合成。

由於是合成體,所以還要做很多後期處理。

原本做20個,數日間已幾近沽清,現正設法增加製作數量。

人頭狗身,隨公仔送上一坨屎。

Simon的身影多次出現在反送中遊行中。最近的7.1遊行,他更戴上特製的「反送中.真漢子」頭盔。

買了這隻禽獸,只要花點心思便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玩具是用來玩的,並不是用來擺的!

Simon以製作「加爾巴」頭像而聞名,在訪問中還即席以四小時做了一個半胸像。

有網友不滿以狗作造型,所以最後以禽獸作命名。


記者:朱崇德
攝影:張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