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加劇 馬拉松談判三日商名單

分歧加劇 馬拉松談判三日商名單

歐盟新領導班子提名名單是28國領袖經過三日、共20多個小時馬拉松式談判才可達成的結果,凸顯歐盟內部分歧加劇,不再是以往般每每是歐盟兩大國——德國或法國說了算。

歐洲人民黨發言權削弱

隨着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改變了議會內的政治版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的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不再獨大,導致他們在歐洲委員會主席人選上的發言權也相應被削弱。歐洲人民黨屬意沿用現有推選領導層的制度,即由黨團代表、德國籍的韋伯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但法國總統馬克龍卻屬意由荷蘭社會黨人兼前外相蒂默曼斯出任。

最後默克爾跟馬克龍上周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達成共識,提名蒂默曼斯,韋伯就改任歐洲議會議長,卻引起歐洲人民黨黨內不滿,認為即使他們在歐洲議會選舉失利仍是第一大黨,不應將歐盟委員會主席之職拱手相讓;而部份東歐成員國民,包括波蘭和匈牙利的民粹領袖反對蒂默曼斯接任。連拉脫維亞、克羅地亞和愛爾蘭,都不滿未獲諮詢,拒接受蒂默曼斯。蒂默曼斯提名最終落空。

至於馮德萊恩最後獲得提名,只因她既是默克爾的盟友,亦顧全了歐洲人民黨的面子,而她作為歐盟機構素人,也打消了東歐國家的疑慮;而馬克龍亦透過支持她,換取他支持的米歇爾和拉加德入局。
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