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短裙 懶吹頭 積濕易水腫宜戒生冷飲食 湯水袪濕

着短裙 懶吹頭 積濕易水腫
宜戒生冷飲食 湯水袪濕

【本報訊】愛靚女士最怕水腫,一覺醒來覺得自己面部及四肢浮腫,甚至褲頭變緊,「分唔到係肥咗定腫咗」,或是身體有濕氣水腫的表現。中醫師表示,有水腫的女士最忌嗜生冷飲食及衣着太暴露,或洗頭後沒有盡快吹乾頭髮與夜睡,隨時加劇身形水腫問題,建議可煲祛濕湯水飲用,並要調節生活習慣,有助改善水腫。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彭子芯表示,當受到內濕及外濕同時夾擊時,濕氣積聚皮膚及肢體,便容易引發水腫。內濕即體內有濕氣,外濕則指受環境潮濕所影響,例如居住或工作地點近山邊與海邊,又或居所很擠迫,空氣不流通,都會令身體較易困濕。

傷脾肺腎 或引發濕疹暗瘡

彭指,有兩類人士較多見有水腫,包括體質偏濕熱,或肺、脾、腎氣不足的人。濕熱為例,多與飲食習慣有關,例如愛吃生冷食物損傷了脾胃的氣,吃太多濕熱食物如芒果、菠蘿。另外,過量吃油膩或重口味食物,或時下流行的台式甜飲,都會助長體內積聚濕氣。至於肺、脾或腎氣不足的人,可能與先天不足及後天因素有關,例如感冒後無調理致肺氣受傷或飲食不節損了脾胃,又或操勞過度損了腎氣等。

臨床上病人求診時都會表示,「覺得個人好腫脹、個身好重、或有腹部脹重」,部份人更擔心自己增磅了。病人同時會伴隨其他濕重的症狀,包括有頭重重的感覺、疲倦乏力、嗜睡、胃口差、大便偏濕爛、油脂分泌增加。彭稱,在中醫角度,濕氣、水氣屬陰邪,積聚體內長遠可傷害人體的陽氣,影響肺、脾、腎等臟腑,也會令人容易有腸胃病如容易腹瀉,或出現皮膚問題如濕疹、蕁麻疹及爆瘡等。

要預防水腫,市民可在天氣潮濕時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彭建議如老黃瓜、扁豆、淮山、粉葛、薏米等,用作煲湯或焗水飲用。同時有氣虛的人,即說話無氣無力、易感冒或患鼻敏感可服用黨參、白朮、茯苓、五指毛桃等加強補益。

生冷飲食最易損傷陽氣為水腫女士的大忌,彭指港人愛吃的雞煲或打邊爐多為重口味、油膩食物亦不宜多吃,以免助長濕氣。不少人習慣洗完頭,未吹乾頭髮便睡,此舉也會加劇濕氣及水腫,應盡量避免。

捱夜耗氣 應保持睡眠充足

中醫認為捱夜操勞會耗氣,尤其水腫人士更要保持充足睡眠。女士們愛穿着短裙熱褲,下肢容易受寒,都會加劇水腫情況,建議減少穿着。

彭推介水腫人士可用食療作改善,其中「三豆利水茶」有健脾祛濕、益腎利水功效,從而改善水腫問題。三豆為主要材料即白扁豆、赤小豆及黑豆,尤其適合因脾腎氣虛引致有濕氣及水腫的人,即有易攰、怕凍及面色暗啞等症狀。至於因天氣濕熱、體質偏熱致有濕氣及水腫的人,包括有易攰、怕熱、面紅、易上火及爆瘡等症狀,可煲「冬瓜粟米鬚薏米湯」飲用,有助清熱祛濕、消暑利水及改善水腫。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