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轉會窗早在5月16日開啟,但個半月來顯得非常淡靜,迄今為止以雲比沙卡5,000萬鎊入「魔」最為注目,但也令人再次質疑這位未曾入選過英格蘭國家隊的年輕右閘,到底是否值這個價錢。
不過,雲比沙卡的交易或也解釋為何大部份球會今夏不肯大灑金錢。現今轉會市場嚴重失衡,連未成名球員都動輒達5,000萬鎊或以上,可想而知增兵多難。況且,一間英超球會倘要簽競爭對手的球員,轉會費定必更高,若該球員屬英格蘭本土兵,情況更難以想像;不難發現,以往很多英超中小型球會因財力有限,才向英冠兵埋手,但現在連Big 6豪門,也無奈地要吼實英冠市場。
紅魔簽下雲比沙卡前,首簽是史雲斯的丹尼爾占士,兩宗收購都被外界認為具一定風險;阿仙奴出4,000萬鎊向水晶宮收購韋費特沙夏,但水晶宮賣雲比沙卡都要5,000萬鎊,自然沒可能以割價出售這位核心,兵工廠或要向英冠的侯城斟介查洛保雲,假如成事,將是今夏第二間Big 6球會被市場所迫,低頭購買或是次級的英冠兵。
筆者認為現時大部份英超球會的策略,是將目標鎖定在1至2位球員,不惜破轉會費紀錄簽下心頭好,否則則向英冠或其他歐洲球會球員着手,而大球會想簽中型班英超球員定要捱貴價,因此像哈利馬古尼、芝維爾、賴恩費沙及魯賓尼維斯等這1、2季持續有好表現的猛將,盼望鯉躍龍門,未許樂觀。
文:盧卡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