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昨凌晨4時見傳媒,是她「鴕鳥」近兩周後首個記者會。當傳媒以為她有重要訊息公佈,原來僅急於痛罵佔領立會的年輕人,不足半小時的記者會中重複以中英文說了六次「譴責」。對於200萬人的訴求和三名青年自殺,她不是避而不答,就是重申立場寸步不讓。
記者:麥志榮
聲稱忙於處理佔領立法會事件的林鄭月娥昨日凌晨4時召開記者會,身穿粉藍色套裝,與前天早上出席升旗禮的黑白套裝不同。記者會約25分鐘,她回答了數條提問後便在記者爭相追問聲中離開。
林鄭月娥的開場白明顯經過精心鋪排,她率先將7.1遊行與衝擊立法會「割席」,指兩者截然不同,罕有地讚揚7.1遊行「體現香港自由、多元、包容嘅核心價值」,接着便長篇大論指摘衝擊立法會示威者,「用鐵枝、鐵箱車破壞立法會大樓玻璃外牆,用帶有毒性化學粉末攻擊警察,晚上強行闖入立法會大樓,大肆破壞,包括損毀咗莊嚴嘅議事廳同區徽,以及立法會現任、前任主席畫像。呢啲目無法紀嘅暴力行為嚴重影響香港法治嘅核心價值」。
拒回應三人自殺
有記者指出,7.1遊行與衝擊立法會示威者的訴求其實一致,她繼續「搞分化」稱,香港是崇尚法治、和平、理性、包容的社會,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都要發聲譴責衝擊立法會暴力行為,「我希望今日能夠同社會一齊去作出嚴厲嘅譴責」。
當記者提出已有三名年輕人為反送中而自殺,她只表示,不同政見應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我哋非常傷心及震驚,有人選擇咗用咁暴力,進入立法會大樓之內肆意破壞,對於我哋社會去尋找一個共識嚟處理大家關心嘅問題係完全無幫助。」
至於她一直拒絕回應示威訴求,導致暴力事件,是否需問責下台。她便用法治做「擋箭牌」指要求政府釋放被捕示威者,甚至特赦涉及暴力事件的人違反法治原則。她又重申,她與其他問責官員已為處理《逃犯條例》修訂工作不足向全港致歉,未來工作很多,「希望透過改革管治風格,更加用心聆聽同吸納社會各界嘅不同意見,特別係年輕人心聲,努力解決香港現時嘅問題,呢個係我哋今日對於香港嘅承諾」。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亦在記者會指出,衝擊立法會觸犯了一系列嚴重罪行,包括《公安條例》下的強闖罪行,《刑事罪行條例》中藏有攻擊性武器作非法用途及傷害他人身體罪行,以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中違法進入立法會,但他並無再提及可監禁10年的暴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