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恒指「香港元素」減衝立會影響微

【拆局】恒指「香港元素」減衝立會影響微

昨日清晨立法會發生衝突事件,香港社會並不安寧。然而,港股未有理會,反受惠習特會的「休戰」協議,在下半年第一個交易日越升越有,收市升332點。「馬照跑,舞照跳」,香港回歸過後,政治風波越見頻密,然而對港股造成的影響卻少過國際局勢改變,事關恒指中的「香港元素」已經不斷減少。

中資佔總市值六成

2003年7月1日,正值股市低位回升階段,50萬人遊行過後,恒指翌日上升25點,3個月後累升17%。2014年9月28日,佔領運動爆發,翌日港股跌449點,惟3個月後僅累跌329點。

能夠真正動搖港股表現的,離不開中外金融市場消息,例如中美貿易戰、聯儲局議息等外圍事件。除了因為事件涉及宏觀層面外,還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港股的「香港元素」日漸褪色。

綜觀港股,中資股市值佔港股總市值約六成,大型非中資股當中,友邦(1299)、賭股銀娛(027)、金沙(1128)等業績,均主要受內地南下資金帶動。零售股周大福(1929)、莎莎(178)業績亦取決於內地需求,自由行的多寡與消費能力,較港人消費顯得重要。

縱使市場尚有主要以香港業務為重心的恒生(011)、領展(823),但七除八扣之下,真正的「港股」或所剩無幾,正正反映香港今時今日的自主程度較昔日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