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前晚一度佔領立法會,外媒都以顯著篇幅報道,其中《華爾街日報》指出,示威者轉趨暴力,正在測試公眾的接受程度。《紐約時報》亦認為,衝擊立法會分化了今次反送中運動。
《華爾街日報》指出,年輕示威者衝擊立法會議事廳時,確實達到引起全球注意的目的,但他們衝擊的畫面,卻損害了公眾對他們的好印象,無疑是對公眾接受程度的一種測試。《紐約時報》的報道就指,數以萬計人士和平示威的同時,一小撮人卻闖入並破壞立法會議事廳,令人質疑今次運動的方向和領導問題,證明示威者分歧越來越大。
黎智英:港人有道德力量
英國《每日電訊報》就認為,示威暴力升級,或會給予北京口實去考慮用更強大武力鎮壓,甚至可能出動解放軍,令六四事件重演。英國《衞報》分析都認為,連串示威是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權統治的直接挑戰,香港局勢倘持續動盪,或迫使他「出手」,否則其「強人」形象隨時不保。最令人憂慮的,是中共領導人面對香港的危機日深,可能訴諸武力,重演六四事件。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在《紐約時報》撰文,以題為「What the Hong Kong Protests Are Really About」,指出港人手上有的道德力量,相信是能夠針對中國政府弱點的武器。他認為北京同意讓特首林鄭月娥暫緩《逃犯條例》修訂,是因為習近平在示威聲音中,得悉有關資金外逃以及投資者沒信心等等,又明白中國很需要一個繁榮、正常運作的香港,「這就是習先生的重大弱點︰若然他毀掉了香港的靈魂,他會失去他所需要的、能令中國成為全球列強的香港」。
他又指中西的價值觀之爭才是真正的戰爭,如西方要得勝,須支持香港這個在中國境內以西方價值運作的小地方,「如果成功,可幫助中國領導人開始接受,須從全世界的道德讚賞中獲取權威,而不可以單靠槍管。若北京全勝,中國無可避免成為世上最大經濟體,西方就要面對一隻更可怕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