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起義】要團結不要指摘 - 尹思哲

【創業起義】要團結不要指摘 - 尹思哲

呢兩日睇直播,見到英雄本色般畫面:一群本已撤離嘅年輕人,趕回立法會,要抬走明志留守嘅4名戰友,嗰份勇氣令人動容!條片亦提醒我哋,要改變同顛覆世界,靠晒班後生仔。佢哋成功嘅機會,大過上一代好多好多。唔止政治,就算睇創科、香港startup ecosystem,情況亦一樣。

上星期寫,廢老投資者冇耐性,又唔願付出,創業無幾耐就話要攞返錢,抽創辦人後腿。其實就算資本多、比較識嘢嘅投資者,例如Family office、機構投資者,甚或係上市公司,另一個嚴重問題,係佢哋要佔大股!聽過要求過半股份,甚至有人要七成。當付出同回報不成正比,創辦人點解唔打工?傻的嗎?

再講,如果投資者本身有價值,幫到手,佔大股問題不大,例如你搞自駕車,孫正義話投資,畀佢佔大股,你心服口服。但如果,投資者本身已過氣,唔幫手不特止,仲做狗頭軍師,搬自己幾十年前經驗出嚟,教後生仔點做,將舊經濟嘅做法,加諸新經濟運作上高,可以話相當之不智。

上一代如果做到,早就自己做咗,又何需投資後生創業?正如傳統銀行自己做到,點解要有Virtual Bank?又何需同Fintech Startups合作?

創業本來就係一趟不斷犯錯、並從錯誤中找尋出路嘅旅程,任何人創業一定犯錯,正如任何人年輕時都會犯錯。錯不要緊,只要修正得快,成功前的犯錯,有太多例子,Lalamove就曾進軍東京失利,差兩個月破產,投資者難道此時就要割席?相反,有真見識的投資者,選擇在此時以行動支持Lalamove,助他們度過難關!當時有份參投的,包括來自台灣的AppWorks之初創投和香港的MindWorks Ventures。

錯並不致命,「不敢犯錯」才是最多Startups的死因!以團結代替指摘,投資者同創業者各有各做,不篤灰,不指摘,不割席,所有人才會收到最大回報。


尹思哲
linkedin.com/in/wanszez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