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水食桌】
步入大坑「搵食」,總離不開吃順興的滑蛋飯,或者炳記的豬扒麵。大坑區作為新舊兼容的社區,卧虎藏龍的絕不止這些平民美食。部份西餐廳走較高檔次,菜式較精緻,位於布朗街的ENVY Restaurant & Bar 便是其一。驟眼一看,以為只是普通的Cafe,殊不知是一間專做Tasting Menu的小店。
這間專做Tasting Menu的餐廳,平均每人消費約600元,可嚐到8道菜式,每碟小而精緻,如高級法國餐一樣,「我們是要人吃得開心,而不是要餵飽客人。」今年31歲的大廚古健威(阿古)笑說。
阿古21歲入行,曾做過大酒店的西餐廚師,亦曾在本港一家入選「亞洲50最佳餐廳」的法國餐廳工作。由於一直希望加入香港特色的食材作煮食的理念,一年半前聽到有投資者打算開一間自由度較大的餐廳,立即毛遂自薦。開業至今,已吸引不少名人和食家光顧。
加入港式食材的菜式,即是甚麼?例如「油浸鴨髀飯」是把法國的油浸鴨髀弄成絲,配合米飯及陳皮醬,概念來自陳皮鴨腿湯飯;又例如「意式流心芝士」配上用話梅醬煮的亞麻籽。聽起來很特別,但這些都不是阿古餐廳的招牌菜,反倒是一道頗大份,在這間餐廳少數要與朋友分享的菜式——斑蘭鹽焗雞,最受歡迎。
香港×大馬 以糖帶出斑蘭香味
「這菜式的概念來自馬來西亞的海南雞飯和香港的鹽焗雞。」要把兩道菜的特色融和在一起並非易事,其中一個最關鍵的任務,是如何令清香但不濃郁的斑蘭味滲入菜式之中。他曾經想過先用斑蘭香精慢煮雞肉,但味道卻不理想,又曾因慢煮後的雞皮過濕、焗完不夠香脆可口而放棄。最後,他決定到九龍城買新鮮的斑蘭葉,切碎後連同鹽用攪拌機打碎,製成「斑蘭葉鹽」後,再塗在雞隻身上。阿古教路,選擇斑蘭葉關鍵是要夠翠綠,而且可以輕折葉子,要選有彈性的而不是軟綿綿的。而煮食時,記得要把較黃的頂部切除。
為了令斑蘭葉鹽味道夠準確,阿古還有一些小技巧。一,先把雞放在冰箱數小時,令雞身完全乾透,以免表面的水份吸收了過多的鹽份,令雞肉過鹹。二,雖然這是鹽焗雞菜式,阿古會加入適當的糖,如斑蘭口味的甜品一樣,糖能帶出斑蘭的香味。
三黃雞油份多 用作傳熱效果好
調味有秘訣,斑蘭香味十足,但吃雞肉最忌肉身太粗糙,這道菜作為餐廳的名菜,阿古自然不容許這情況出現。他的要訣是,先把被鹽包得像綠色恐龍蛋的鹽焗雞放進焗爐,只焗約35分鐘,不以雞肉全熟為目標。取出後,再讓雞肉的餘溫令整隻雞達至剛熟的效果,像煎牛扒後需要resting的原理一樣。亦因為要resting,他試過數款雞種後,決定用油份較多的三黃雞,他認為三黃雞的油份可用作傳熱,效果會較好。另外,阿古為了令斑蘭鹽焗雞每一個部份的味道都做到最好,會把雞肉連皮起出來,以慢火把表皮煎香。由於用了糖調味,會令雞皮焦糖化,吃下去脆而香口。最後,他還會把雞油倒進飯裏略炒,連同煎好的雞肉一起上碟。
這間餐廳店舖雖小,只有十多個座位,但仍帶着強烈的個人特色。問到將來對於餐廳有甚麼期望、有甚麼打算,滿臂新潮紋身的阿古笑說:「還是想試多點香港特色的食材。」看他在廚房的煮食枱上還放着一堆食材的書籍,不時還會取出來看看,就知他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ENVY Restaurant & Bar
大坑布朗街18號地舖
記者:韓冬昇
攝影:周芝瑩、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