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時事評論員梁啟智昨日撰文《他們不是在衝擊。他們在自殺》,指出示威者早已試過不同方法表達訴求,而這次衝擊則只能以「自殺式攻擊」來理解,「自殺的人是不講回報的。你可以說他們衝動,但我無法因此取笑他們。得明白,一個人要多絕望,才會走到這一步?」有人質問大樓內沒有人,衝擊的意義何在,梁啟智就點出他們要衝擊的不是人,而是制度,「在他們眼中,真正破壞立法會形象的,是尸位素餐的保皇黨議員,是畸形選舉制度帶來的體制暴力」。
梁在文末重申自己並不鼓勵自殺,亦不想把犧牲浪漫化,但在譴責這次衝擊前,他請讀者先問一問自己:「你會譴責一個想自殺的人嗎?還是你會問一問,是甚麼把他推到如此境地?又有誰本來可阻止絕望卻不為所動?若要譴責,請先譴責這些製造絕望的人,可以嗎?」
日畫家繪黃雨衣女孩勉港人
對衝擊人士的攻訐,大概早已預料,作家董啟章亦在社交媒體分享幾張衝擊人士寫着「保護文物、不可破壞」文字以及留下買汽水零錢的相片,並貼文表示「他們有破壞,但他們不是暴徒」。他認為衝擊者無意傷害人,相反是帶着犧牲的準備,反指「暴力傷害人身的都是警察、撐警暴民和黑社會分子」。而破壞立法會的死物,只是「對無能的政府、無恥的建制派、不民主的政制的憤怒表態」。
日本插畫家清水裕子昨日在社交媒體上載了一張插畫,作品中的一個女孩,身穿黃色雨衣右手拿着一紮如氫氣球般、飄浮於空中的燈泡。女孩背景是一座城市,上空催淚煙一樣的烏氣瀰漫,纏繞着她的身體和肩膀。數隻黃色蝴蝶從陰霾中飛出,彷彿飛向更美的未來。
清水裕子來自東京,畫風帶點黑色幽默,由黃色雨衣到城中陰霾,每處筆觸都滲着某種隱喻。她在facebook貼文中,透露自己在22年前那個下着傾盆大雨的七一,正身處香港,而這張作品就是為了給香港人打氣而創作的。貼文還更加上「#香港加油、#反送中、#引渡惡法」的中文標籤。
本地插畫家謝曬皮亦創作了一張描繪立法會內示威人士把留守義士抬走的畫作,感慨年輕一代「視死如歸,靠自己雙手奮起反抗」。她說,在清場前,學生折返立法會這一幕實在太震撼,反問成年人有多少人能做到共同進退,他們正實踐出勇武、機智、無私的香港精神。
■記者梁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