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壇故事】「星之子」任獨董 冠軍投資慘淡

【股壇故事】「星之子」任獨董 冠軍投資慘淡

香港「星之子」、中五畢業後被科技大學破格取錄的陳易希,早年創業又買樓,2016年獲頒銅紫荊星章,2017年更以27歲之齡,擔任上市公司冠軍科技(092)獨立非執行董事。不過,本報發現,該公司進入多個領域,不斷轉型,但部份撇賬收場,更要出售集團主要投資物業,及購入無營運數據科技公司股權。究竟陳易希如何履行上市公司董事職責,股東難以得知。

文物酒店大減值 炒股損手

冠軍科技的歷史,要由「阿叻」陳百祥說起。公司由其姐夫簡文樂創辦,2016年退休並以2.7億元把27.9%股權易手至商人程揚,由後者接任主席。簡文樂退休當年,冠軍科技管理層購入368件文物,合計高達85億元。該等文物後來「不幸地」因品位下調及重新分類,在兩年間合計減值84.98億元,即可以說冠軍前管理層投入文物的金額幾乎全部報銷。

在文物投資失敗後,冠軍科技購入東莞新金域怡景酒店48.45%股權,作價1.5億元,翌月程揚辭任董事並把冠軍科技股權悉數出售,由另一主要股東黃敏接任主席。由於東莞酒店客房需求低迷,於2018年6月又將東莞新金域怡景酒店投資幾乎全數減值。

同時間,冠軍科技亦進行香港證券投資,至2018年12月,投入近1.15億元於15隻香港上市的股份,合共錄得4,490萬元虧損。其中投入約1,020萬元於華人策略控股(8089),至2018年12月剩下約374萬元,虧損超過60%。

為改善財務情況,2019年3月,冠軍科技把集團主要物業看通中心6層樓面及天台出售,作價1.25億元,但在5月中股東通過出售後,旋即考慮將大部份所得、約1億元,購入剛委任為董事的高宏所全資持有、於中國從事即時通訊平台等業務的公司約4%股權,即整體估值達25億元。公司動作連連,今年6月底,又以420萬美元(3,740萬港元)購入一艘27年船齡的舊油輪,加強剛開展的汽油貿易業務競爭力,但其汽油貿易業務半年分部僅貢獻26.4萬元盈利,收購令人費解。

根據紀錄,陳易希參與大部份董事會,知悉交易細節,但並無參與冠軍科技周年股東大會,似乎與港交所指引中,獨立非執行董事應在周年股東會與股東會面,了解股東意見有所違背。他每年收取12萬元袍金,得到的名氣大於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