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如果陽光海灘成為工作日常,返工是否更輕鬆﹖何柏奇自小愛出海,19歲未考車牌先考船牌,正職原是平面設計師,逢星期六、日兼職開快艇。十年前買入第一艘快艇做船主,發現租船市場大有可為,近年再添置兩艘快艇,去年更與設計師同事合資150萬元買入遊艇,全情投入租船生意,預計3年回本。
記者:蔡亮
曬得一身黝黑的何柏奇,11歲加入海童軍開始玩船,學生時代贏過不少帆船公開賽獎項,但從未想過以開船作為職業,反而投身平面設計行業。「2008年,有做開快艇嘅朋友叫我逢假期幫手揸船,載人出海滑水,當時日薪只有500蚊,由5月做到11月,一年最多做40日,收入唔多但幾好玩,就當賺下外快。」
一年後,朋友想賣船,何柏奇索性接手,以4.8萬元買入快艇。「如果自己係船主好做好多,每日生意額有2,600、2,700元左右,扣除代理佣金、油費,每日收入約2,000元,即一年有7、8萬元額外收入。」
兼職揸船賺外快
何柏奇一直抱着好玩的心態兼職開船,但打理快艇費時,正職又絕不輕鬆,加上開船的收入多年來沒有上漲,曾經令他想棄船。「直至2017年遇上新衝擊,當時有帆船會請我逢假日開接駁艇,我丟低自己架快艇去做。雖然呢份兼職我只係做咗個幾月,但期間識咗另一個船伕,我將原有嘅快艇賣一半畀佢,我再買入另一艘船自己揸。」
由一艘變兩艘,原意是想找人分擔工作,想不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生意突然急升。「原來有兩隻船會多好多人搵你,因為一隻船跟一間代理,俾人book咗就冇,但多一隻就好多人問。」機會在眼前,但缺乏的是人手,何柏奇與設計師同事林映熹向來投契,於是嘗試邀請他加入。
身形瘦削、皮膚白皙的林映熹,本身並不熟悉海上活動,貿貿然學揸船,他笑稱全因錢作怪,「我將近30歲,計劃成家立室,但平面設計工作收入唔多,難以負擔將來嘅經濟開支,因此想試下做兼職,搵多少少錢。」
快艇一隻變三隻
林映熹邊學邊做,很快便上手,未夠半年,兩人合股買入另一艘快艇。一季之內,何柏奇的快艇由一隻變三隻,生意依然應接不瑕,但收入不足以當全職工作。「去年尾有次開工遇上遊艇船主,他表示想賣艘遊艇,叫我幫手留意下,我諗諗下覺得做得過,但一個人攞唔出百五萬,於是搵阿熹傾。」買二手遊艇需一筆過付款,兩人積蓄有限,需向家人借貸,「哈哈,真係屋企人話ok就ok!之前幻想將來我哋諗到好興奮,到真正成事時先識驚!」
經營遊艇比快艇複雜得多,何柏奇和林映熹認為要做得好必須全身投入,因此雙雙辭去設計工作。
「我做咗十幾年設計,近兩三年去到樽頸位,開始唔想做。以前公司主要做品牌客,日常接觸好多marketing嘅人,見到佢哋將自己精神、時間付出哂畀啲大企業,幫公司賺錢,但公司根本唔會理你嘅人生、健康,我見佢哋成日做到十一、二點,假期都要做,即使人工高又如何﹖點解我要為你賣命,完全犧牲哂自己生活﹖我初入行時都以為咁係理所當然,啲客六、七點開完會先叫你做嘢,然後問你聽朝九點有冇!我近年會諗,呢啲工適唔適合我﹖就算做設計,係咪唔應該做大企業,可能幫非牟利機構做會更有意義!」
小巧精緻成賣點
踏入出海旺季,遊艇的檔期已排到8月,何柏奇指生意比預期理想,「4月本是淡季,但我們間中也接到單,試過載幾個法國家庭,共6個大人和5個BB去蒲台島食飯游水,收費8,000元。」旺季價錢提升,全日船租大約1.5萬元,「5月有10日出船,6月有16日,7月所有周末周日早喺一個月前已full哂。」
他們的遊艇可容納38人,屬中小型西式遊艇,第一手船主是城中富豪,船上設施較豪華,小巧精緻頓成賣點。「市場上嘅西式遊艇比較大型,可容納四、五十人,但有啲客人少,想船靚,又唔想太貴,令到我哋呢類船有生存空間。我哋成日做六至十個客,最少一次兩個人,上船求婚。」
由日日坐辦公室,變成日日揸船開工,兩人異口同聲表示最大挑戰是體能:「以前坐得太多,唔習慣體力勞動,現在船上所有大小事務都由我哋一手包辦,小至貼防滑墊、倒垃圾;大至洗船、髹油,好多手板眼見工夫,未做過就有難度。」何柏奇指其他行家收船只需一小時,他們要多花一倍時間,不時被行家取笑。
雖然工作辛苦,不過打理自己船,再難捱都毫無怨言,「試過有客開大,唔止塞廁所,仲整到成幅牆都係,我哋要落手落腳清潔。呢啲厭惡性工作我哋未做過,以前只係砌版,現在要執屎,如果係打份水手工一定爆哂粗,但現在我哋覺得好搞笑,笑騎騎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