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學習分辨網上真假 - 蘇菲

【飛常Playgroup】學習分辨網上真假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互聯網滲透率高,現在人人都是網絡公民,簡稱為網民。網絡世界不時有許多假消息、假新聞,正所謂「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有打手、有五毛、甚至有「假新聞撰稿員」。早陣子,有建制派網站擅取五間傳媒的電視直播畫面,私自亂加旁白誤導公眾;另外,又有刻意挑撥父母子女關係的文宣……小朋友從小開始學習判斷網絡真假資訊,顯得越來越重要。

歐洲的教育,這方面的工作比較制度化。例如瑞典。瑞典教育部在去年7月開始,要全國小學採用新的電腦及科技課程,小學生除了會學習程式編寫之外,學校還會教導學生怎樣去分辨網上的可靠或虛假新聞來源,把小學生裝備好,將來進入資訊氾濫的大海時,也能抓緊獨立判斷的方向舵往前進。

學習辨真偽 比交功課重要

在香港,近年力倡STEM教育,小學電腦課程仍以學習應用為主,學判斷不是沒有,而是很視乎個別老師怎樣教。一些從小學便開始教寫簡單文案、報告的直私和國際學校,老師在引導學生怎樣就一個題目找資料時,會加入如何分辨網上資訊真假的學習。例如,某間私校的老師,在教導小一學生作專題報告時,講明只接受小學生從實體書本和有名有姓的專家身上獲得資訊,並不接受由網頁上抄下來的資料,待學生升高年級再逐步講解網絡世界的真假。

但小學這方面的教育仍處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階段,很多時候還礙於課時所限,學生一收到報告題目,就回家從網上抄來一大堆資訊、整合、上堂匯報,就這樣做完功課。辨真假的工作越來越重要,不知我們的教育局願不願意向瑞典學習?

撰文:蘇菲
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