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戀殖】事頭婆掛畫 英國出品流落民間

【回歸/戀殖】事頭婆掛畫 英國出品流落民間

【回歸/戀殖】
皇室日用品如事頭婆掛畫,則大多屬英國產品。加冕後女皇掛畫款式逾十款,每次頒令「換畫」,舊一幅都由殖民地保存,輾轉流落民間。港督府的碗碟亦產自英國。「港英品牌」創辦人譚志成(Juston)介紹他手上的喬治六世杯碟套裝,「最近有啲人復刻一批金色邊嘅白色杯,上面寫住HK,有個皇冠喺度。皇冠HK係代表香港政府,但係港督並唔係代表香港,佢係代表英國君主。我手上呢隻杯,下面係Government House,即係港督府。」GRI即Georgius Rex Imperator,喬治五世、六世俱採用此徽記。另一款士多啤梨圖案餐碟,二戰前款式,「係當時英國家庭常見嘅款式,碟上印上港督府字眼,英國出品,係宴客用。每去到一啲比較高級啲嘅嘢,佢哋都會用返英國廠製造。」

日佔前港督府 米字旗天花

Juston還收藏了一套愛德華七世(1901-1910在位)的杯碟,注重花巧細節。「外國回流返港,大約一部iPhone嘅價錢,唔係好貴,爭在你識唔識睇。」方才提及的士多啤梨圖案碟,據知來自前港督府員工。「以前港督府唔似而家咁多限制,每次新港督上任,都會重新佈置,甚至搬埋英國老家嘅傢俬嚟香港;搬得嚟香港,當然亦攞得走!」

談起港督府,Juston不勝欷歔。他收藏了兩幅1890年港督府照片,一張客廳,一張飯廳,格局仍在,但佈置已不同。「港督府主要用嚟接待外賓,客廳好講究,天花板係模仿英國米字旗,牆上掛君主畫像,英國每個殖民地重要建築物都會掛,喺香港已失傳。」港督府建於19世紀中後期,至二戰前已頗殘舊。日佔時期,日軍將港督府大規模改建,英式陳設裏裏外外被改頭換面。和平後,港督楊慕琦盡量還原英式佈置,變成英日夾雜,「而家加埋現代嘅傢俬,就變成一間茶樓喇!」Juston苦笑。

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後頒佈的畫像,較罕見。

Juston收藏兩幅1890年香港港督府室內圖,分別是客廳和飯廳,天花設計呈米字旗,牆上掛君主畫像,惟一切已在日佔時期被破壞。

採訪:吳佩思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