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戀殖】真普天同慶 加冕巡遊萬童參與

【回歸/戀殖】真普天同慶 加冕巡遊萬童參與

【回歸/戀殖】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加冕,殖民地香港則由1953年6月2日至4日舉行巡遊慶典,成立「華人慶祝英女皇加冕會景巡遊籌備委員會」統籌,華民政務司杜德出任主席,委員會當中位位巨頭,包括華商會主席周竣年爵士、羅文錦爵士、何東爵士、周壽臣爵士、中巴創辦人顏成坤等等,列明細則,各需遵守,如自付佈置費,搭建牌樓需特別申請;張燈結綵亦有限制,且因電力供應問題,故大型燈飾設計需先與電燈公司接洽。

加冕委員會成立後,再由各區街坊福利會組成籌備委員會,收集工商團體及坊間意見,港九新界各有各做,與民同樂,也是彼此較勁。先說同樂。Lawrence說:「1953年制水,加冕期間水頭充足,由早到晚無間斷放水八個鐘,普天同慶,報紙都寫『水源充足』。」光是港島巡遊,已有逾16,000名兒童獲安排參與,每人獲糖果西餅、紀念杯、橙水一支及紀念特刊。

至於較勁方面,實則是港九新界鬥財力。加冕巡遊搞足三日,依次為港島、九龍及新界。新界鄉紳父老要威要面子,故投放不少資源搞大龍鳳,包括用真馬報喜,Lawrence補充:「當時有人提議喺港九巡遊安排『飛報馬』帶頭,政府驚出事禁止,但新界就得!元朗舊墟成條馬路任你跑!」

眾籌助養金龍 鱗片作競投

巡遊除有花車,還有大金龍。龍身長十二丈六呎(逾120呎),鑲了5,500多片龍鱗,金光閃閃。巡遊後,龍鱗拆下來,其中500塊送給嘉賓,5,000塊售予群眾,每塊五元(約一包香煙價錢),還需登記競投。其中一塊成為Lawrence的收藏。為防贗品,包裝上還有防偽特徵,如印章,凹凸壓紋等,手工精緻。

翻看昔日報章,還有一個關於舞金龍的小故事。原本大金龍由街市五行工商總會負責籌措,至慶典前三個月,商會怕無法負擔全數約四萬多元,委員會遂向各社團籌集資金,加上花車太多,需請參加者改為捐款「助養」大金龍。

港島巡遊之花車及會景先在跑馬地集合, 大金龍亦放於馬房宿一宵;至於九龍,大金龍則藏身警察俱樂部。因體形龐大,龍身在室內,龍頭則留在室外。

巡遊除有花車,還有大金龍。龍身鑲了多片龍鱗,金光閃閃。巡遊後,龍鱗拆下來,其中500塊送給嘉賓,5,000塊售予群眾,每塊五元。 

採訪:吳佩思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