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由第三代營運的安興五金壓鑄廠,企業發展總監馮智麟(Eric,圖)道出廠佬困局。他指目前美國為第二大出口市場,佔出口約三成,貿易戰後美國定單減少了一半。Eric公司在東莞設有兩間廠房,年銷售額4,000萬元,美國加徵關稅後曾有客戶要求減價,但他因減價後沒利潤而堅拒。被問到有否就關稅問題向美國海關申請《301條款》豁免,他坦言「冇試過,最難係唔識」。
申生產力促進局資助
他表示,貿易戰後「每方面都試下」,不會將太多生意集中於一個客戶上。為填補美國的生意,現時已着手分散市場,包括尋找其他新項目機會、為技術申請專利,將公司由傳統五金廠升級為科技公司、經營其他品牌生意、主動尋找資助,譬如在2016年開始申請生產力促進局的「BUD專項基金」,至今獲批三次合共約100萬元的資金,以及考慮在馬來西亞或泰國設廠,分散內地風險。
他透露公司曾在2014年因客源過於集中及成本上漲等問題,生意大減一半,但最後仍能渡過難關,所以公司有穩定基礎應對這次貿易戰。他又指人民幣貶值有助應付定單減少的問題,直言「我又唔得(放棄),我第三代啦!唔可以喺我呢代衰落去」。他指五金行業需要花時間和金錢投資模具等,「可能投資咗幾十萬先可以換到個新供應商」,客戶更換供應商亦需時。
■記者黃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