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題】詭娃看天下

【娛樂專題】詭娃看天下

詭娃安娜貝爾(Annabelle)讓世人知道,即使只是一堆邪靈妖物,一樣可以學Superheores建構成一個Universe。說的是The Conjuring Universe。

存在於這個Universe的角色,都不以救人為己任,而是只為了害人殺人,更從不介意在充滿敵意的環境裏工作,當中最出類拔萃的,肯定是安娜貝爾。

香港上映日期:7月4日

如果你有睇過2012年《詭屋驚凶實錄》(The Conjuring),應該記得一開頭嗰隻嚇cute死人的安娜貝爾,「它」的存在,只為了介紹宅心仁厚的華倫夫婦出場——Ed and Lorraine Warren,本業不是驅魔人,而是專門研究靈異現象的普通人,他們在世時keep住搵鬼睇,當中一些經典個案更被改編成電影;即使有人指出呢對夫婦的所謂撞鬼,純屬呃神騙鬼,但件事真唔真,從來都不是恐怖片需要考究的,恐怖片導演需要思考的只是:齣戲驚唔驚。

淆底源自不安

綜觀整個The Conjuring Universe,其實只有兩集《詭屋驚凶實錄》真心驚,《詭娃安娜貝爾:造孽》(Annabelle: Creation)OK驚,《哭泣的女詭》(The Curse of La Llorona)少少驚啦,《詭修女》(The Nun)呢?就悶到驚。

我好堅持一個論調:恐怖片,絕對是最難拍的類型片。拍警匪片,你大可以加多啲爆破槍戰場面,就足以令觀眾覺得刺激咗,但恐怖片,不同。你嫌一隻鬼唔夠驚?索性整夠一百隻鬼問你驚未!Sorry囉,如果處理得差,就算一千隻鬼撲埋嚟,唔驚就係唔驚(正如林鄭,一百萬人行出嚟?唔淆。整夠二百萬人又點?都係唔淆)……因為鬼的數量不是構成恐怖的充份和必要條件。回看《驅魔人》(The Exorcist),由頭到尾,都只得一個會嘔金寶綠水 & 將個頭180度擰向後的細路女充撐場面,但已足以令觀眾淆底,淆底源自不安,不安是來自一種「在場」感:如果我是細路女老母,我可以點?

詭娃安娜貝爾今次目標,就是華倫夫婦的女兒。

成功三大特點

兩集《詭屋驚凶實錄》成功提供了實在的「在場」感覺:一個平凡家庭,一旦遇上了超自然的事,可以點?溫子仁提取了古典恐怖片的精神,即使成件事擺到明超自然,卻沒有太超乎普通人想像力的離譜設定,加上他真的有認真思考過怎樣佈置那些嚇人位——冇錯,講到尾,其實都依然是jump scare,但jump scare本身沒有原罪,只要玩得高手,一樣可以令人scared:第一集撞邪家庭媽咪拎蠟燭落地牢一幕,一對手,失驚無神出現拍了一下掌,這設計,就是我從未見過的,而且勁在trailer明明已看了一次,但當正式上映時,還是在戲院裏被嚇多一次。

《詭屋驚凶實錄》太成功,成功衍生了一系列外傳電影,特點是:1.成本高極有譜;2.導演專起用一些新人、又或做了恐怖片編劇多年但從未有執導經驗的;3.溫子仁監製。簡單講,其實是一個開拓franchise之餘不忘栽培恐怖片人才兼夾試圖刀仔鋸大樹的企劃,而溫子仁的角色,類似MCU的Kevin Feige。

詭屋驚凶宇宙

所以這批邪靈外傳電影好唔好睇,純粹睇那個新導演。2014年《詭娃安娜貝爾》,頗悶;2017年《造孽》,由憑《切勿關燈》(Lights Out)起朵的David F. Sandberg執導,好睇;2018年《詭修女》,悶到喊,但詭修女造型太深入民心,票房依然賺到喊;今年的《哭泣的女詭》,重現上世紀70年代驅魔片神髓,加上安娜貝爾「客串」,成功拓闊詭屋驚凶宇宙。至於《詭娃安娜貝爾:回家》(Annabelle Comes Home),故事線連接首集《詭屋》,交代Annabelle被華倫夫婦收伏後的事,讓這兩公婆再登場。

明顯是為了鋪明年上映的《詭屋》正傳第三集。據聞,故事圍繞Arne Cheyenne Johnson的殺人案,史上首宗自稱因被邪靈附身而殺人的真實個案,有意擺脫頭兩集的鬼屋片格局。

拍第三集,固然開心,不開心是,導演不再是溫子仁,而是《哭泣的女詭》的Michael Chaves。
撰文:月巴氏

【故事講乜】安娜貝爾喚醒惡靈

《詭娃安娜貝爾:回家》(Annabelle Comes Home)將於周四上映,故事講述為了防止詭娃安娜貝爾再次作惡,華倫夫婦將她鎖於家中祝聖了的玻璃櫃內,可是在一個晚上,安娜貝爾喚醒了其他惡靈,並把目標指向華倫夫婦年僅10歲的女兒Judy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