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救兵】孝順仔照顧病母 多聘外傭未必好

【理財救兵】孝順仔照顧病母 多聘外傭未必好

財務背景

不少長者要經常覆診,或需要使用私人陪診服務。

蘇先生是酒樓廚師,年資20年,連花紅計月入平均2.5萬元,工作12小時,雖然辛苦但穩定。他手持現金67萬元;股票61萬元,以藍籌股為主,股息約有5.5厘;一份價值約30萬元儲蓄保險,65歲才可以取走。

開支方面,蘇先生每月花費約1.5萬元,包括外傭薪金4,520元、公屋租金2,700元、雜費4,500元、生活費3,000元。高齡母親有長期病患,行動不便,無能力照顧自己,單靠自己和一個外傭照顧非常吃力,有見及此,他即將會多聘一個外傭,每月開支將會由1.5萬元升至約2萬,他預計每月儲蓄約有5,000元。

理財目標

母親年紀漸大,近年更患有長期病患,身體情況越來越差。單身的蘇先生與母親同住公屋,希望工作時間以外可以貼身照顧她。由2012年起,蘇先生聘用外傭照顧母親,以往母親身體不錯時,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但近一年半,單靠一個外傭和自己輪流照顧母親起居飲食、帶她覆診等等已變得非常吃力,因此蘇先生決定將多聘一個外傭。

蘇媽媽早已交帶蘇先生,不希望晚年入住老人院,因此蘇先生尊重母親的意見。他曾做過資料搜集,就算質素較高的老人院,費用約每月2萬元,他自問財政上未能負擔,至於質素一般的老人院,他就不考慮。幸好母親有公立醫院支援,又有每月長者高齡津貼,令蘇先生在節衣縮食下,還能負擔得起多聘一個外傭。其實蘇先生還有其他兄弟姊妹,但就對母親的情況漠不關心,所以現時所有責任都落在他的身上。

蘇先生想請教理財專家,應該如何善用現金67萬元,他打算留起一部份,母親一旦有事,都起碼有個應急錢,另一部份則作投資。但因年輕時投資失利,曾損失十多萬元,所以他偏向風險較低的投資方法。另外,蘇先生有意購買年金,為25年後退休作打算,應如何選擇是好?

我個人對蘇先生多聘一個外傭這個決定有保留,不單只是錢的問題,多一個人,家裏空間又變得更狹窄。就算再多聘一個外傭,其實最麻煩是帶老人家覆診,外傭和醫生的溝通方式又是一個問題,因為外傭未必能聽懂醫生的吩咐。市場上有私人陪診服務,以陪診員為例,最貴每小時135元。與外傭相比,陪診員既能與醫生溝通,又不用留在家中過夜,蘇先生可以考慮看看。

留意未來住屋需要

其實,蘇先生在投資股票上表現得相當不錯,股息平均有5.5厘回報,我建議你可以多投放30萬元在股票上。假如蘇先生手上有91萬元的股票,5.5厘回報,一年會有約5萬元收入。若按照這方法投資,到65歲退休之時,總資產約有400萬元。

若蘇先生有意購買年金,我認為可以在65歲時撥出300萬元認購政府年金,每月收入2萬元,亦可保留100萬元應急。

需注意的是,蘇先生與媽媽同住公屋,萬一媽媽將來百年歸老,公屋可能被政府收回,或者由大單位調至細單位,所以要做好準備。我建議你現時可投資內地物業,數十萬元已經有交易,但年金方面到時就要買少一點,但總算有個家。莊太量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想找救兵?立即登入「理財救兵」申請連結( http://bit.ly/2AabDO4),填妥相關資料。申請人獲編輯選中,會有專人聯絡。所有資料絕對保密,不涉任何商業宣傳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