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是可以看醫生的。甚麼為之劇本醫生?其實所謂「醫生」,是一個非官方的叫法吧。
編劇寫劇本的時候,無論多專業也好,當一個故事寫了一段時間,又改了幾次之後,總會陷入當局者迷的情況——為甚麼怎樣看來都不順眼,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個時候,就需要找另一個編劇當自己那個病了的劇本的醫生,讓醫生去診症一下劇本的病源在哪裏。
能夠當上「醫生」的,是一個怎樣的編劇?圈內的編劇有很多種,有些比較賣創意,有些比較賣潮流,但能夠成為劇本醫生的,通常都是一些傳統的,甚至有點學術的背景,因為當一個劇本「出了事」,大部份時候都不是一個靈感式的創意問題,而是最基本的故事結構,人物設定的問題,所以醫生們都需要對傳統的三幕劇、人物長遠目標,短期目標等的戲劇理論有深入的了解。
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學院的老師的關係,都當過一個階段的劇本醫生,我的「病人」大部份來自內地。
那時候內地電影巿場爆發,很多公司都投入去製作電影,但他們在故事一開始的時候都不想投入太多的資金,於是都會找些畢業不久的電影學生,未寫過電影的電視編劇,甚至作家去寫劇本。終於,電影還有兩星期就要拍了,但劇本仍然連基本的故事都講不通,於是就找到我來,希望我可以在兩星期之間,將劇本變回一個「像樣」的故事。
這種Project好做嗎?其實我很喜歡做。首先,因為它很趕,即是老闆比我還急,所以兩三個星期內一定了結,不會拖到天荒地老都未完工;其次,他們需要我多於我需要他們,所以開工前先收一大半酬金都沒有問題;第三,劇本去到這個地步,根本都是C級片的水平吧,只要我將它變成一齣B級片都已經功德圓滿;最後最重要的是,有些劇本的病其實不太難醫,只要熟悉一些基本戲劇結構,就已看出問題所在,到時只要對調一些場口,改一些人物設定就已經可以交貨,最快的一次,我試過三天就改好一個劇本。
劇本醫生這種崗位,在香港有時會化成劇本顧問這個職銜出現在片尾,但其實大部份情況都不會出現在工作人員名單中,當然這是視乎雙方的要求吧,我就曾試過在開工前被要求不要落名,因為內地的那位原編劇,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不可以讓他被「落面」云云。
一齣電影能夠誕生,所涉及的人力比起片尾所見的名字還可以更多,工種可以是你完全意想不到。電影就是如此的複雜與難以掌握吧!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