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既二創《水滸傳》武松殺嫂情節,兼着力描寫性愛,西門慶自然躍登男一。《金瓶梅》首回書叫〈西門慶熱結十兄弟 武二郎冷遇親哥嫂〉,一口氣讓骨幹人物齊出場。一熱一冷,很奇怪吧,似乎Simon兄才是熱情、正面的代表。《金瓶梅》破格以反派為主角,究竟有沒有美化成份呢?我覺得有一點;另方面,這裏指西門慶等十個豬朋狗友結拜做兄弟,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對至親反而疏忽,世情往往如此。
十兄弟對答很逗趣,建議一讀,像《最佳損友》爛gag。
言歸正傳,未搭上Simon兄前,潘金蓮先來勾引二叔武松。即使在鼓吹自由戀愛的現代,叔嫂通姦也令人髮指,絕少發生。潘金蓮是否太前衛?答案卻不盡然。叔嫂通姦在古代算普遍,甚至較撬牆腳普遍。
記得《射鵰英雄傳》曾一筆帶過歐陽鋒私通大嫂誕下歐陽克嗎?大家奇怪沒發展下去,王家衛傻呼呼拍出套《東邪西毒》作補充。其實,金庸一筆帶過,正正知道司空見慣。
昔日女子三步不出閨門,你以為通街結識到異性嗎?道德禮教,未必人人敢去妓院,況且歡場無真愛,盲婚啞嫁亦無真愛。慾望受抑壓,大家庭同一屋簷下,日久生情又不涉血緣的,唯有叔嫂關係了,起碼乾淨過兄妹亂倫。
你不幹,一樣有機會遭誤會。相傳漢朝丞相陳平年輕時曾經「盜嫂」,原來大嫂埋怨陳平不事生產,陳哥哥老婆如衣服,把鬼火索性休妻,但叔嫂相處不來,街坊還是以訛傳訛,謠言陳平逼姦不遂。
潘金蓮在此時代背景,以為不難勾到手,何況武松打虎英雄──「又想他打死了那大蟲(老虎),畢竟有千百斤氣力。」這句把飢渴婦女刻劃夠絕!
同時解釋到,武松為何要「冷遇」親哥嫂了。挑通眼眉的武二郎,見武大郎如此醜陋,潘金蓮如此妖嬈,必然出事,所以保持戒心,寧願扮cool。
一幕幕扭曲人性的處境劇,有人怕,有人想試,有人愈怕愈想試,延至近世戲曲和粵語長片依然上演《晨妻暮嫂》、《三年一哭二郎橋》等等,真真假假之間,意淫一番。
古人比現代人保守,某程度又比現代人荒誕。阿嫂遇溺應該怎辦?我們看來當然跳落水救人。但淳于髡質疑孟子:「男女授受不親啊。」孟子曰:「嫂溺,援之以手者。」淳于髡的問,反映他性幻想;孟子的答,反映聖人要防範性幻想。至於,僅僅「施以援手」能否成功拯溺?攔腰抱上岸人工呼吸得唔得?天曉了。
《金瓶梅》偉大在,寫出敢想不敢講的禁區。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