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潘樂陶涉嫌加國逃稅 公司疑行賄連登仔舉報 阻安樂上市

指潘樂陶涉嫌加國逃稅 公司疑行賄
連登仔舉報 阻安樂上市

【反送中】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激發港人捍衞普世價值的意志,繼於各地登廣告陳情後,群眾運動再推進到商業層次,連登用戶「我要攬炒」昨日撰文,指與送中惡法推手、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結為夫妻的潘樂陶,正推進個人控股的安樂工程(1977)進行IPO,他指潘涉嫌在加拿大逃稅及與一宗政府合約行賄案扯上關係,向證監會及港交所發信,投訴具加拿大國籍的潘存在誠信不合規等問題。安樂工程今日開始招股。
記者:財經組

用戶「我要攬炒」在連登論壇展示有關投訴信的部份內容,信中引述上市條例第3.08及3.09條,當局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須誠實行事,惟安樂旗下子公司涉嫌在一份政府合約中行賄,一旦證實潘樂陶在事件中的角色,安樂並不宜上市及公開集資,否則會影響公眾利益。逃稅方面,信件則指出,假如個人基於稅務目的獲視為加拿大籍人士,有責任向加拿大交回稅項,指控的詳情未有展示。「我要攬炒」熟悉證券監管條例,信件內容有紋有路。他在信中指,舉報當中潛在問題與細節,目的是保衞香港證券市場,未來或再公開舉報港府人員及家人的海外資產問題等。

鄭若驊丈夫潘樂陶旗下安樂工程今起招股,連登論壇順勢推「熱心支援鄭若驊丈夫集資上市計劃」(上圖)。

資金充裕沒集資需要

另一方面,本報昨日接到讀者投訴,指聯交所曾表態拒絕沒有集資需要的公司上市,而安樂本來就有充裕資金,質疑聯交所向安樂提供綠色通道。記者翻查聯交所今年3月發佈的「香港交易所上市決策」,披露拒絕了15間公司上市申請,當中原因正是認定它們並非真有集資需要,包括理應能繼續以內部資源作為建議中各項擴充計劃的資金等。

安樂招股文件顯示,公司2018年財政年度向股東派發10.37億元股息,期內正值申請上市,加上2017年派發2億元股息,總額達12.37億元,比市傳安樂4.2億元的集資額高出近兩倍。而且,安樂派息後就上市,從資金流動來看,變相利用公眾的血汗錢填補失去的資本。

安樂的業務與港府有許多轇轕定。2017年港府換屆,雖然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留任數個月,但其時政壇已流傳鄭若驟將會接手。巧合地,安樂自2017年起,其五大客戶中來自港府及其全資擁有機構的收入增加,當年已達7.73億元,按年激增83.6%;去年雖略減至6.21億元,但相比2016年的4.19億元仍多出48.2%。

同時,安樂的多個盈利指標過去兩年突飛猛進,截至2018年12月底的財政年度,整體收入達59.66億元,較2016年增長35.2%;純利達3.15億元,較2016年飆升1.6倍;整體毛利率達12.6%,較2016年大幅改善3.4個百分點。

事實上,安樂2017年及之後取得多個突破,包括取得首個價值1億元的自動梯合約、獲得港府其中一個最大數據中心項目,及在香港獲得首個屋宇裝備組裝合成建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