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舖作戰】
灣仔藍屋屬遊客區,商舖租金呎價約150-230元,入場費頗高,最近有幾位80後素人,膽粗粗加入熱廚房,在這裏經營僅160呎的日式鐵板餐廳,除打着「即叫生燒」的旗號,亦會到街市入貨買游水海鮮,這幾個大男孩如何在有限空間燒出個未來?
半年前,80後鍾志全(Kelvin)與四個朋友合夥,接辦這家日式鐵板餐廳,「入場費」僅10萬元,可算是輕鬆做老闆。「我們這家店舖最主要賣鐵板小食,舖租每月約27,000元,面積約160呎,三分二空間都歸廚房,只剩下三分一給客人坐的廳面。」由於鐵板需要較大面積作煮食空間,Kelvin無奈表示要犧牲客人的舒適,要坐得逼狹一點。
事實上,店面只可容納一張枱,僅夠三兩人坐,廚房的空間亦非常擠迫。老闆當中三人會親力親為,同時兼顧廚房與舖面工作,「借借」、「我要洗嘢」、「讓一讓」、「我攞大啡菇」、「執枱」……三人同處這狹窄空間,雖然各司其職,但有時少不免出現碰撞,「尤其午餐時段,人又多客又多,對着爐頭心情已是很火滾了,但沒辦法地方淺窄,『隻揪』都冇位,哈哈!」五個年輕人在擺放工具及食材方面亦花很多心思,Kelvin表示最主要也是盡量將東西向高空發展擺放,例如利用層架放更多常用物品。部份椅子亦屬多功能,坐之餘亦可置物,擺放鹽糖等儲備和垃圾袋等消耗品。
小店亦有售賣台式飲品,但面對同一個問題,由於店舖空間有限,不能容納製冰機自己製作冰粒,「那些冰粒就需要從外面買回來,就是一包包像五公斤米的冰袋,對我們來說也算是消耗品,因為經常要花錢訂購,每星期也要花數百元購買,成本亦因此而增加。」
近灣仔街市入貨 即叫即燒
Kelvin開餐廳前本身於灣仔區內擔任文職工作,那又是甚麼原因令到這位年輕人踏上創業之路?「本身我在附近工作,有一次我如常來吃東西,然後店東突然跟我說經營至這個月就不做了,好奇心之下得知頂手約需10萬元,對我們這班80後來說,也是一個很吸引的入場費去創業。工字不出頭,如果一直為人打工,也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五名從未涉足飲食業的小伙子因此「處女下海」,但他們沒有因為自己是新手而怠慢客人,「出面坊間的串燒店可能會用一些半製成品,或已經熟了的肉再於鐵板翻熱提供給客人,但我們就堅持即叫即做,肉類我們也是生燒的,因此客人會吃到正宗日式鐵板的味道。」
他們亦善用店舖地理優勢,由於店子鄰近灣仔街市,因此他們每天都會到街市採購新鮮食材,「扇貝、魚……預約了的客人有甚麼特別需要,我們會親身到街市買回來,即場燒。大家都認為冰鮮食品不夠新鮮,寧願成本貴些少,看到客人吃完那種滿足樣子就十分值得了。」Kelvin興奮地說。
午市僅做三轉客 要靠外賣
店子始終是日式鐵板燒,所有食物製作需時,一般一份燒物需時約15分鐘,店子空間大大局限廚師的製作時間,因此出餐會比外面的大型連鎖店慢。店面空間只有幾個座位,依記者在場觀察,午飯時間12時至2時,只能做到三轉客人,餐廳的翻枱率極低,亦因此拖垮生意額。
唯一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加入現時飲食業最流行的外賣平台,「我們也有其他方法去增加收入,11時至12時半前客人如下單買外賣,我們也會給予優惠,原價60至75元的午市套餐減價至40元,其實只求薄利多銷,掙得一蚊得一蚊,這些外賣平台也很幫到我們,起碼佔了一至兩成生意額。」
出餐慢僅夠交租 仍未氣餒
出餐時間不夠快、店面細,面對這些既定條件,確實令他們十分頭痛,「我們經已盡力加快速度,坦白說,要我們聘請一個全職員工我們真是沒辦法負擔,所以為了減省開支也只有親自落手做,開店至今半年,老實說也未達到收支平衡,只夠交租金、水電費用,勉強才能發到薪水。」面對局限,Kelvin並沒有氣餒,反而勉勵自己,「由於我們的出品大多也是即叫即做,例如燒鰻魚飯需時約10分鐘,燒雞扒則要15分鐘,我們的雞扒太厚了,我認為新鮮即叫即做,食客真的吃得出有分別,我寧願追求質素,也好過追求時間和數量。」捧場客Ellie大讚食品製作出色,配料和配搭亦有心思,味道細膩,「甲羅燒是我每一次來到這裏都會點的,裏面有海膽、芝士、蟹籽和蟹膏,真的很足料很好吃!」
藍屋
灣仔堅彌地街1A號景星樓地下8號舖
記者:鄧偉傑
攝影: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