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風波,令本港營商環境出現暗湧,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縱橫投資界多年的麥嘉華很淡定地說,不會有好多國際公司撤離香港,因為香港作為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踏腳石的重要性仍在,「雖然新加坡是另一個選擇,但如果你想在中國做生意,最好是留在香港」。
問到走資會否對香港造成的衝擊,他笑指「這不是新事物,一如以往」,自己在1973年來港時,「所有有錢的中國人已經在美國及加拿大開戶存放資產」。他明白香港人對中國司法制度沒有信心,但坦言「美國的法律制度也顯然不是很好」。他續指,香港屬於中國一部份是事實,「如果中國要在香港捉人,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做到」。
反指移民加國港人思鄉
對於港人移民的意欲與日俱增,他反指自己認識大部份移民去加拿大的香港人,都有思鄉病(homesick),「他們都喜歡回歸香港」。他解釋,當地逾37%的薪俸稅、寒冷天氣等都令人吃不消,「如果你住在溫哥華,溫哥華的樓價幾乎和香港樓價一樣貴」。
曾居港逾廿多年,他明白港人上車難困境,並指香港打工仔薪金追不上樓價升幅,住房租金又高昂,輪候公屋又遙遙無期,故令好多香港人感到不開心。他又以誇張手法作比喻,除非年輕人有「父幹、母幹」,否則他們要買樓,就只能承擔「一個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