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強推《逃犯條例》引發示威衝突,百萬人上街反「送中」,舉世目光落在香港市民守護抗爭上,修例雖停惟社會撕裂嚴重,連日來各司局長籲盡快修補重新出發,掌本港財金鑰匙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公眾場合亦首次清晰提及,修例風波令「本港國際形象有受打擊」,促重建外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認識及了解。
記者:陳家恩 劉美儀
有學者則認為,短期而言港滙仍強,未見資金外流迹象,但中長期而言,除非當局撤回修例並明確釋出不再還魂訊號,否則外資終難長期安心。
港府重建金融中心地位
財爺前日現身活動時也曾談及修例,不過只迂迴表態,謂政府下了大決心改進自己,「會致力重建香港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社會對香港信心」。昨在金管局出席金融學院成立典禮後,對國金中心地位所受影響,其表述則更見「坦率」。
他直認風波令香港國際形象「有受打擊」,被問到有大型招股受事件影響推遲來港上市時間,陳回應指政府已停止修例,商界疑慮應隨之釋除,又重申香港作為上市融資平台仍非常具競爭力,核心競爭優勢猶在,未來政府會做更多修補工作,主動及全力提升本港國際形象,透過更緊密聯繫對外推廣,重建國際社會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認識。
對於資金流向,他指金管局一直密切監察,整體不見大規模資金外流,反而受季節性因素如半年結及派息需要,留意到港滙近日轉強。
學者:撤回才令外資放心
「6.12」衝突後因應市況問題,物流地產開發商ESR Cayman(1821)決定延後招股,長和系旗下和黃中國醫藥科技亦暫緩上市計劃。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反送中以來未察覺資金有流走迹象,本港股樓亦無暴跌,「6.12」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依外國尺度而言本港抗爭「溫和到不得了」;修例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影響,是「本身送中條例」而非市民示威集會,外資驚條例通過觸及地雷才要避走,刻下條例暫停短期內雖無資金流走,但中長期而言「唔等於外資可以放心」,除非政府明確撤回,2047年前都不會重新啟動。
7.1將至,中央會否送禮挽回港人民心?他笑說除非「林鄭下台」否則任何小恩小惠派糖,港人「都唔會賣賬」。
曾表明支持修例的行會成員兼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前日亦發聲明,同樣提到修例風波影響了香港的國際形象,為「防投機者興波作浪,渾水摸魚」,他呼籲金融界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