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四方】銀行業務的範式轉移 - 方保僑

【智在四方】銀行業務的範式轉移 - 方保僑

滙豐銀行上星期公佈,由今年8月1日起,將取消普通綜合理財戶口以及「紅簿仔」客戶的最低結存收費,預料大概有300萬客戶受惠。滙豐向傳媒透露,取消最低結存收費,是提升基本銀行服務策略的第一步,意味着優惠廣大客戶的措施將會陸續有來。滙豐取消最低結存收費,是為了挽留一些原先不是十分活躍的客戶,不會因為不斷收取結存收費而流失,只要這些客戶一日仍留在滙豐,就可以繼續向他們推廣不同的服務,長遠來說對公司的業務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大家也知道,早前金管局已經向多個財團發出8張虛擬銀行牌照,預料最早會在今年9月底推出服務,屆時定必又會引起一番龍爭虎鬥。因為虛擬銀行沒有需要開設零售銀行的壓力,所以肯定在各種收費與及利息上,會較一般銀行更進取以及有創意。滙豐作為香港第一大銀行,帶頭取消最低結存收費,是一種非常正面的做法,中銀及渣打亦已宣佈取消最低結存服務費用,競爭的確會促進社會的進步。

網上理財成生活所需

其實自從金管局推出各種新措施,例如儲值支付工具牌照面世之後,除了引入不同地方的支付工具(例如支付寶香港以及微信支付等),在香港大展拳腳之外,同時亦令到本地的電子支付公司,例如八達通、滙豐PayMe及Tap&Go等,也積極地推廣不同的支付服務,以及繼續深化在商業業務的推廣。金管局繼而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就再加速了這個電子支付生態圈的成長,款項能夠在不同的支付工具與銀行間隨時轉賬,令購物變得更簡單,商戶便推出更多優惠去「搶客」。

觀乎這幾年間,相信大家都看見銀行業務與及其他的金融科技慢慢成長,大家使用現金的情況越來越少,需要前往銀行排隊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網上理財變成日常生活所需,更多人利用手機處理各種銀行服務,整個社會進入一個銀行業務的範式轉移,日後大家在理財方面將會更方便,毋須每個月花費大量時間去管理自己的賬務,而且結合現今科技,令到大家可以清楚掌握每月的消費狀態,理財自然更得心應手。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