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於下月便推出新股本結構產品界內證(Inline Warrant)。發行商在首階段可發行六款界內證,涵蓋恒生指數,以及五大最活躍股份,包括騰訊(700)、平保(2318)、建行(939)、友邦(1299)及中移動(941)。
不設強制收回機制
界內證設有兩個行使價,即上限價及下限價,亦不設強制收回機制。當界內證到期結算時,只會出現兩種結果,第一,若掛鈎指數或股票在到期日前5日的平均價,處於界內或壓界,投資者便可獲固定收益1元;第二,若處於界外,投資者則獲固定收益0.25元。
以恒指界內證的上限價24000點,及下行價27000點為例,發行價為每份0.7元,若在到期日前5天恒指平均價為25500點,投資者便可以1元贖回,即獲利0.3元。相反,若恒指跌至23500點,則只能以0.25元贖回,變相虧損0.45元。
法興證券上市產品銷售部副總裁蔡秀虹表示,假設持有界內證至到期,較保守投資者,可選區間較大的界內證,但價格會較高,回報率較低。相反,進取投資者則可選區間較窄的界內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