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島引發首場稀土戰 日科研自救

釣島引發首場稀土戰 日科研自救

史上首次的稀土禁運戰發生在2010年。當時中國因釣魚島問題與日本交惡,借稀土向九成供應依賴中國的日本反擊。雖然一度陷入稀土短缺,但困境迫使日本國內興起稀土研究熱潮,包括尋找稀土替代、回收等技術,最終日本擺脫在供應上「被中國掐頸」的局面。

日本當時是中國稀土出口第一大國,國內幾乎沒有任何稀土開採,九成供應依賴中國。2010年禁運實施後,日本馬上增加稀土採購渠道,轉向澳洲等地進口;直到2015年,日本對中國進口稀土擺脫依賴,由過往近90%跌至48%。另一方面日立等多間日企也開發替代技術,同時加強稀土的回收利用,自救渡難關。例如豐田汽車去年已在全球率先開發新型磁鐵,即使釹的使用量減半,磁力在高溫下也不會受影響。反而發起稀土禁運的中國被視為是輸家,不但失去國際信任,稀土出口量下跌也導致國內逾百企業減產、停產。另外,日本聯同歐美2012年向世貿組織(WTO)起訴,指中國2008年起對稀土徵收出口關稅及減少出口,有違入世貿承諾。中國最終在2014年被裁定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