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G20峯會「習特會」前夕,老牌美媒《華盛頓郵報》突爆出3間內銀違反美國對北韓制裁的調查行動,有機會被截斷美元交易及接入美國金融體系,事件牽涉兩年前內企替北韓洗黑錢案。舊事被重提,傳聞之一的招行(3968)雖否認受查或制裁,惟H股股價仍一度急插逾10%,四大內銀及大型內險股跌幅介乎1.2至1.5%。
記者:劉美儀 伍詠雯
證券及投資界分析,於此時刻內銀被「辣㷫」,不排除是峯會前試水、「製造更多動盪」的談判策略,市場擔心中美糾紛由貿易戰轉科技戰再打金融戰,儘管內銀未致受毀滅性威脅,但倘真的不能在美國本土結算美元,對業務始終有影響,「大家都要買佢怕」。
「沒受制裁或調查」
市傳《華盛頓郵報》所指的3間內銀,還有交行(3328)及浦發銀行。招、交二行回覆本報指,沒受到涉嫌違規的任何法律制裁或相關調查,並嚴格遵守中國法律及國際決議依法經營;浦發行回應內媒亦謂未涉任何制裁而受相關調查。招行及交行H股,昨收報38.5及5.95元,各跌7.7%及3.7%。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認為,中美峯會前夕加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早前警惕有投機者「興波作浪,渾水摸魚」,故「大家多少擔心貿易戰轉科技戰現在變金融戰」,圖逼內地就範以達成有利特朗普連任的貿易戰協議條款;內銀暫未受毀滅性威脅,但倘真的不准在美國結算美元,對業務終必構成影響,不然滙控(005)、渣打(2888)等大行亦毋須和解賠款,「大家都要買佢(美國)怕」。
或被截斷美元交易
海通證券則指市場對消息反應過度,招行、交行在美國業務極小,以招行去年業績計,紐約分行佔其美元資產不足一成,最差情況下即使所有美元資產被去掉,其稅前盈利只會減少約0.5%;傳聞突現或只是試圖於G20前「製造更多動盪」。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亦說,報道「timing」撞正峯會前夕,有可能影響中美會談氣氛,為市場添負面因素。
據《華盛頓郵報》周一報道,美國法官裁定3間內銀違反美國對北韓制裁的調查行動,蔑視及拒絕遵守傳票要求,如拒絕向美國交出牽涉北韓銀行的銀行交易紀錄。此裁定有機會觸發美國司法部長和財長提出,截斷3間內銀接入美國金融體系與美元交易。儘管該位美國法官沒有確定3間內銀名稱,但該報道按法庭文件內容推斷為招行、交行和浦發銀行,這三間銀行跟2017年美國起訴明正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替北韓洗錢案有所相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重申,反對美方對中國企業進行「長臂管轄」,冀美方加強與各國在金融監管等領域雙邊合作,解決跨境訊息共用。金管局謂知悉報道,並會繼續留意事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