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中國打貿易戰已超過一年,往績顯示,他並非普通談判對手,反而不斷奇招盡出。即將召開的大阪G20峯會中美談判,亦不能期望他會乖乖坐在談判桌前與中方討價還價。老牌美媒《華盛頓郵報》突然爆出中資銀行涉捲北韓洗黑錢醜聞,或為特朗普掀起金融戰的先兆,增加其談判籌碼。
美媒體早有前科
去年11月底阿根廷G20峯會中美談判前夕,彭博在10月中突然刊出爆炸性報道,指中國在生產線上做手腳,為主機板加上間諜晶片,用來入侵蘋果、亞馬遜等美國公司的伺服器。報道隨即遭蘋果、亞馬遜否認,業界亦指情節荒誕,彭博至今仍未有提出任何實證。
但該報道當時對中國科技業已造成殺傷力,並嚴重打擊中國製造業形象。在營造輿論攻勢後,美國在去年12月突然扣留華為太子女孟晚舟,並在今年5月對華為做出全面封殺,一切在當時彭博報道中已埋下伏筆。
貿易戰越打越大,在關稅戰、科技戰方面,美國已無多少文章可做,下一個戰場勢必移至金融戰。觀乎美國之前在科技戰手法,亦是不斷向傳媒爆料,逐步打擊中國相關行業的形象,之後再順勢出擊。金融業對中國的重要性比科技業有過之無不及,更難承受美國全面制裁的代價。在美國作出輿論攻勢的姿態後,勢將令中方談判團隊承受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