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沒有承擔?我不知道。但我們的年輕人,絕對有膊頭有承擔。
近日抗爭運動進入膠着狀態,圍堵警總及政府辦公室數次後,政府態度照舊,仍然龜縮,完全不回應示威者訴求。圍堵政府辦公室及警總,雖會為市民帶來不便,但當100萬甚至200萬人上街,政府仍視民意為無物,年輕人進行各式的(和平的)不合作運動,其實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年輕人明白不合作運動,尤其是上周五(21日)及前天(24日)堵塞稅務及入境大樓,確實為市民帶來不便。他們明白大家需要工作、不希望生活受到干擾,可是年輕人沒有選擇。年輕人曾經用腳步聲告訴政府大家的訴求、不滿,但政府除了敷衍道歉,說別再斟酌字眼吧之外,還做過甚麼?特首自上周二後就恍如消失了一樣,有露面的高官有如人肉錄音機(如毛姨姨所言,係爛咗嘅錄音機),把說話重複又重複了無限次。
政府說別再斟酌字眼,但「暫緩」和「撤回」有極大分別,政府(林鄭)就不能放下身段,改用一個令全民放心的字眼嗎?6.12事件,全程都在電視和網上直播。假若6.12是暴動,警方只是使用適當的武力,6.16遊行會有200萬人回來嗎?香港人判斷力高,請政府別再當香港人是儍瓜。
看電視新聞報道,有市民說年輕人「日日喺度玩」、「我都要生活」,其實他們怎會不明白不合作運動會為大眾帶來種種不便呢?但當和平示威遊行已經失效,他們亦只可靠這些不合作運動向政府施壓,守護他們(及所有市民)愛惜的香港。
作為90後,上連登是常識吧。這次抗爭,只要有上連登,便可看到00後(應該也有80、90後)的熱情和勇氣,但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們敢於承擔。他們知道抗爭為市民帶來不便,願意走上街頭,向大眾說聲「唔好意思」,並會好好解釋不合作運動背後的種種原因和理念。
25號(昨日)年輕人敢於在街頭向受影響的市民、公務員致歉,是因為他們有膊頭有承擔。但其實有膊頭有承擔,也是為官的必要條件。
網民Siboney E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