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懶理來源 內地難打擊稀土黑市

歐美懶理來源 內地難打擊稀土黑市

「黑市的部份是個黑洞,沒有人知道它到底生產了多少」。走私氾濫導致稀土長期賤賣,甚至比起豬肉價更低,背後揭示的是行業欠缺監管,非法開採的企業不需付出環境成本。雖然近年中國大力打擊黑市,但有學者指出,中國作為一個稀土出口國,難以尋求國際支援合力打擊走私,歐美等進口國對走私黑市「隻眼開隻眼閉」,令內地當局處境困難。

曾比豬肉便宜

有內地傳媒曾在2009年發現,每斤氧化鈰(稀土元素鈰的氧化物)竟只賣七、八元,比當時每斤十元的豬肉賣得更平,反映黑市氾濫導致這類「工業黃金」長期賤賣。

劉虹橋指出,黑市稀土從開採到加工不受監管,在生產上不需考慮國家環保標準,「例如怎樣處理污水、是否需要做復墾,還有交環境稅等,排除這些成本只會比白菜更便宜」。

中國近年加強出口監管,建立產品追溯系統追蹤流向,但這些努力只限於單方面。「我們有看到中非合作打擊象牙走私,卻從來不會看到中日聯合打擊稀土黑市。為甚麼稀土沒有得到國際聯合執法的重視?」劉虹橋指出,中國是象牙進口國,因此有較大的動力和決心打擊走私。但在稀土上,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必須得到進口國的支持才有可能做到情報交換、海關查處,「但只有中方單方面地努力,沒有得到國際響應,進口國可能也缺乏動力和決心,對中國而言是非常困難的處境」。

因為黑市產量難以估計,美國數年前開始沒有再估算中國稀土的產量,「現在引用的數據是中國佔全球總量的36%,我每次看到這個數字都要打問號,因為中方很多年沒有公開過儲量數據」,數據缺失也令稀土在學術討論中陷入「失語」。

劉續指,稀土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資源,但在執法、研究等層面,「它所獲得的資源和關注,與它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她表示,很難想像如此關鍵的原材料長期以來被單一國家主導,而各國卻從未重視和未雨綢繆,「貿易戰只是暴露了稀土在全球資源治理的很多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