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自從知道懷着三寶起,就有很多朋友問我們,會留在台灣還是香港生產。事有湊巧,當我們知道懷孕之前不久,我們曾路經新竹市竹北一棟很漂亮的玻璃大樓,記得當時我還特意停車看,發覺原來這是一間剛落成的婦產及月子中心,所以到我確定懷孕時,我二話不說便跑去這間婦產中心看診了。
在台灣生仔的環境和在香港的很不一樣,在香港一般都會選擇在公立或私家醫院生產,但在台灣就有很多美輪美奐的婦產中心,設備完善,有自己的手術室、醫療室、血庫、產後病房及月子中心配套。我們持有台灣健保卡,可以自行選擇在公立醫院、私家醫院或婦產中心生產,補助金額應該都一樣,台灣公立醫院的我沒有研究。
由於我是進行剖腹產,所以要在生產前一天住院。以前在香港生仔,每次進醫院時都有一種孤軍作戰的感覺,但這細心的婦產中心居然可以安排一間獨立套房,讓我們一家四口在當晚凌晨一起入住,等待明早進行剖腹產手術。婦產中心的醫護人手充足,我是第一次受到這樣貼心的醫療照顧呢。
剖腹產手術前,在我進行半身麻醉的一刻,我們才被告知老公不能陪產,讓我整個人都緊張起來。誰不知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我都在熟睡的狀態,只聽到一點點聲音,醒來時我已經被推進自己的病房了!
原來在這裏的半身麻醉,醫生會特意開一些「睡覺藥」給待產媽媽,以減低媽媽的緊張不安及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記得以前我在香港的公立醫院做半身麻醉剖腹產的時候,老公待在我旁邊,一直跟我談話,我還隱約聽到那像吸塵機的吸血聲音、手術刀的清脆碰撞聲,然後醫生還會擺動我的身體把孩子拿出來!所以今次在台灣剖腹產我幾乎是完全熟睡,的確大大減低了待產媽媽的恐懼感呢!
床頭設電子屏幕 抬頭就見初生兒
麻醉藥過後張開眼睛,我已身處自己的獨立病房。偌大的窗戶,旁邊是一張應該有六、七呎的電動雙人床!房間內還有獨立的電視(有Netflix喔!)、梳化床、冷熱過濾飲水機和浴室,最貼心的是,我們床頭有一個小小的電子屏幕,讓我們可以觀看自己的初生寶寶在嬰兒室的即時影像,更可以在屏幕中查看寶寶每天的生長指數如體重、黃疸指數、呼吸脈搏等資料,這樣令開刀後身上插滿喉管,動彈不得的我,也可以在病房內一邊放心休息,一邊在屏幕上看着嬰兒室內小寶寶的一舉一動,這樣的設備真是神級的貼心呢!
住在像酒店的五星級套房中,晚上老公和大寶孩子居然也可一起留宿過夜。剛生產完的我在第一、二天還要忍受着宮縮的痛楚,但有老公陪伴在側,我笑說,我像享受着香港那「千億新抱」生孩子時的五星級醫院環境呢!
當然有人會問在台灣這樣的星級婦產中心生孩子費用要多少?下一篇文章再和大家解構!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