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的灣仔跟澳門只有一水之隔。這「一水」最窄處,寬不過兩三百米,下個決心跳下水去,不一會就可以在對岸登陸了。到了那裏,就想起從前在澳門南灣的聖地牙哥酒店二樓的咖啡座喝咖啡,眼前也是如此一條窄水,大陸人要游過來真是眨眼之間的事情。這比起廣州人從深圳游到香港,真是容易太多了。
然而就是這麼一條窄水,像一條綫一樣把一塊土地切成了兩個世界。儘管澳門不像香港那麼多事,事實上也早已收入囊中了,但終歸還是有一塊「一國兩制」的招牌,這一條窄窄的水道便令人多了遐想,因此珠海那一邊的酒店,也就以客房看得見澳門景色為矜貴,房價上的差距,還是有些崇洋迷外。
這自然是好的,如果珠海等於澳門,猶如香港等於深圳,那就非常無趣了。這也就跟每聽人說什麼「大灣區」就覺得無趣道理一樣。「萬惡的資本主義」跟「美好的社會主義」,若是攪到一個鍋裏吃飯,那最終又會是誰吃掉誰呢?以歷史的經驗,起初一定是社會主義粉碎了資本主義,但在粉碎了資本主義之後,社會主義搞到最後又會無可抵擋地變成資本主義。因為只有喝西北風是不需要資本的,但人是不能靠西北風活下去的,所以,社會主義嘴巴再硬,結果還是要敗給資本主義的。東歐的共產聯盟如此,亞洲的越南、柬埔寨等如此,北韓遲早如此,中國更是早四十年就如此了,因此,看得見資本主義景色的房價,貴一點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