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關係僵持,總統特朗普昨表示已簽署行政命令,加碼制裁德黑蘭,部份是回應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亦在制裁之列。
《華爾街日報》指新增制裁對象或包括仍然協助伊朗貨品流動或交易的伊朗境外銀行、保險公司、貿易公司、船務公司等,伊朗為繞過美國制裁、與歐洲作非美元交易而設立的法人實體,以及伊朗消費品或工業用品製造業。
然而,伊朗外交部在制裁出爐前表示雖不知內容為何,但「不會在意其影響」。伊朗的工業用金屬業界及最大石油化工公司最近亦成為華府制裁對象,有美國官員及分析師指,德黑蘭一直希望以挑釁行為嚇唬美國總統特朗普為對伊制裁「減辣」,領袖更大膽假設特朗普厭惡直接與伊開戰、因此會拖慢增加制裁的速度,但結果特朗普反而加碼制裁,反映他相信可在不挑起軍事衝突下,逼伊朗重返談判桌。
伊朗指油輪受襲沙地所為
除了制裁,《紐約時報》亦指特朗普政府正另尋避免美伊局勢升級卻可制衡德黑蘭的計劃,包括類似上周四以網軍癱瘓伊朗導彈控制電腦系統的行動、以秘密行動阻止伊朗船艇向油輪施襲、在伊朗挑釁計劃中做手腳、分化伊朗代理人組織並削弱其影響力等。然而,伊朗政府指美國上周四的網絡攻擊並不成功。此外,美國海軍昨日公佈「拳師號」兩棲突擊艦、「穆爾沙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及「費里號」船塢登陸艦已抵達中東,但未透露具體位置。
波斯灣局勢升級,警號之一是附近油輪上月起連番受襲,但伊朗傳媒早前公開錄音,指可證明其中東「死對頭」沙地阿拉伯與伊朗反政府組織,合謀在霍爾木茲海峽襲擊油輪並嫁禍伊朗。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