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號召從中銀香港(2388)等中資銀行撤走存款,並取消戶口,致中銀短期拆息扯高。本報統計過去一個月,十大活躍港股經港股通渠道,流入及流出資金的資料,發現中國銀行(3988)也極為弱勢,接連捱沽,計上月錄得9.21億元北水流出後,本月更是北水淨流出最多的股份,淨流出達10.79億元,而總流出為126億元。
中行基本因素遜色
北水淨流出第二位是新華保險(1336),涉3.9億元;第三位則屬中行旗下中銀,淨流出1.28億元。
中行不單資金被抽走,連股票也被大力沽出,分析認為與中行基本面差、資金收息後套現離場,關係更大。
鼎成證券董事總經理熊麗萍指出,「現在好難財息兼收,好多資金選擇只收息。可能有資金想短線收一次息,所以除淨後北水連沽中行幾個星期(中行5月23日除淨)。連煤氣(003)除淨後,都調整得好快。」中行每年只派一次息,今年股息率6.41厘。她指四大內銀之中,中行最弱勢,基本因素「麻麻哋」,資本充足率都不及建行(939)、工行(1398),故除淨後無資金入市。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指,北水流出中行有另一可能性,「你見唔係整個內銀板塊流出,中間可能係換馬。」他指觸發今次換馬,因包商銀行資本充足率低至9.3%,低於政府要求的10.5%,上月爆煲,要被人行接管,令市場更謹慎。而四大內銀中,建行、工行、農行(1288)、中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依次為14.39%、13.28%、11.94%、11.38%,中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最低。「市場亦非睇淡內銀,很大可能換馬建行、工行。」
工行與建行本月分別錄得54億及73.4億元的北水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