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起飛 愛菲林機近年攻年輕內地客

經濟起飛 愛菲林機
近年攻年輕內地客

【本報訊】陳烘由一個相機發燒友變老闆,坦然現時很少做生意,客人也是以年輕大陸客為主,因為「中國失去咗50至80年代嘅歷史,近年中國經濟起飛,年輕一代開始愛上菲林相機,繼而嚟港買」。

陳指,現時年輕一代懂得上網格價,客人到店舖問價,客氣一點的離開才格價,不客氣的直接在店舖格價,並罵他為何賣貴那麼多,現時生意與當年相比,可謂連十分之一也沒有。

陳烘相機開業近50年。

或工廈開舖放相機

陳烘回憶半世紀事業,當年從廣州到香港只得20歲,因沒有「舖保」(擔保人),寫了數百封求職信也沒有回音,直至尖沙嘴的遠東攝影器材公司破例取錄了他,才有份工作,更展開他近60年的相機事業。

工作機會來得不易,他更珍惜,「初時返工,每個月得一日休息,但我連嗰日一都唔敢休息,因為你休息嘅話,你就使錢!」

工作了一年,陳烘便升職成為分店店長,月薪由150元大躍進至400元。他於遠東攝影器材公司工作了約10年,最終1972年出走,於香檳大廈自立門戶,主打外國旅客生意。那個年代正值相機生意高峯期,其後經濟條件轉好,他開始收購一些珍貴的相機收藏,同時購入香檳大廈店舖擴充。陳烘感慨,「相機生意最輝煌,一定係70至80年代,當時相機商會,連沖曬、菲林代理,有成200間相關店舖!」但因數碼相機的誕生,客人陸續轉移,現時相機商會的店舖只剩下不足10間。

陳烘是相機發燒友,但子女卻對相機毫無興趣,對於未來逾2萬部相機的去留,他笑言,「打算喺工廈搵個地方,開間細舖,同朋友吹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