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主教香港教區在反送中浪潮中也有發聲,未知教廷是否也跟港人站在同一陣線。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兩位成員則藉出席羅馬天主教活動期間,當面向教宗方濟各表達港人心聲。中大天主教同學會會長吳穎堯及明愛專上學院天主教同學會會長黃軍龍,早前代表香港教區前往羅馬,出席國際青年論壇。二人獲教宗接見,並向教宗呈上信函,介紹香港近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示威,以及公教青年在是次運動中的角色。他們亦藉此機會請求教宗繼續關心和顧念香港社會。
前日大規模包圍政總行動,癱瘓政府運作,俗稱「煲底」的立法會示威區一度逼滿逾500人聚集。但隨着包圍灣仔警察總部的行動落幕,留守「煲底」的人亦變得疏落。《蘋果》昨日在現場觀察所得,通宵留守者不足20人,而早上加入留守的人亦僅十多人。但願意留在現場的民眾,都對撤回修例抱堅定的意志。
退休公僕留守立會不撤不散
正就讀中學的胡同學,在前晚圍堵灣仔警察總部後,便選擇回到立法會示威區通宵留守,希望政府撤回修例及收回對6.12衝突的暴動定性。面對留守「煲底」人數越來越少,胡同學仍然堅持下去,「想同政府表達我哋嘅訴求,同佢講仲有人會堅持落去」。對鄭若驊召開記者會親身道歉,胡同學則認為政府毫無悔意,「佢哋係咪真係想道歉,定係純粹想紓緩民怨、等件事冇咁爆呢?我唔會接受呢個道歉」。
張先生是一位退休公務員,亦曾參與2014年的佔領運動,「食催淚彈嗰一日我都喺度㗎」,不過他承認,自佔領運動爭取真普選不果後,已感心灰意冷,「連新聞都唔想睇」。縱使6月9號民陣號召百萬人上街,張先生仍覺得無法撼動政府的決定。不過,最近反修例風波卻令張先生重燃希望,「我係自從6月12號晚先開始留意呢件事,先開始行出嚟支持(反修例)。6月16號遊行見到好多後生仔,覺得佢都OK,都有啲希望」。
張先生稱年紀老邁,無法站在前線,「衝就唔到我衝㗎喇,𠵱家都係後生仔世界,不過都想出多少少力」。同樣留守的林先生則指,雖然沒有參與圍堵警察總部的行動,但自己每天都會到立法會留守,目標是要政府全面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撤不散」。至於鄭若驊昨日的道歉,林先生形容她「不算係道歉」,又批評鄭若驊「冇直接回應嗰幾個訴求」。
■記者麥筠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