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年輕人被警察暴打的時刻,我介紹一本關於欺凌的繪本,書名叫《是誰搶走了我的名字?》,作者塔西亞(Tassie),是西班牙知名插畫家,作品常在主流報章發表,他一直以來對社會議題相當關注,這是他2010年在意大利波隆那國際童書展展出的作品,目前已有西班牙文、加泰隆尼亞文、俄文、希臘文、韓文、日文等版本,在希臘和日本更被選入官方反校園欺凌運動推薦的書目。
「欺負你」天經地義
這是關於一個學生在學校受到欺凌的故事,作品以第一人稱作敍述!
「每天早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第一道曙光、烤箱的香味,為Ana、Berta、Carlos、Daniel和Ernesto,為Flavia、Gerda、Hassan和Irina準備好了。所有美好的事物:微笑、溫柔的話語,全給了Jaime、Karen、Luisa和Manuel,給了Nuria、Oriol和Paula。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全給了Quim、Raisa、Susana、Tania和Unai,給了Wanda和Xenia,給了Yolanda和Zaida。但是,這些全部都不屬於我,因為我沒有名字。」
甫開始故事就是一大堆名字,以凸顯主角的痛苦,因為只有他是沒有名字。「我的名字在學校被搶走了。在那裏,他們叫我書呆子,因為我只會讀書。在那裏,他們叫我膽小鬼,因為我不會還手。原本,有個女同學對我比較友善,但被其他同學發現後,就把她從我身邊帶走。我的學校,是座監獄。每天每天,都像地獄。」學校之所以變成地獄,除每天被別人欺負,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把「欺負你」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他們都覺得你是罪有應得。而比這個更深的地獄是日積月累下,你自己也相信自己是罪有應得。
作者塔西亞處理這個題材獨特之處,是以受害者的觀點,帶讀者走進受欺凌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且在最後將讀者帶入故事中與主角互動,他不是要大家對受欺凌者施予同情,而是要讀者打開雙眼與同理心,當欺凌發生時,大家要鼓起勇氣,不要做冷漠的旁觀者,要敢於行動,或許只是一句關心的話,還是在一旁靜靜的陪伴,這時與受欺凌的孩子站在同一邊,就有可能讓他不再感覺孤單,遠離自暴自棄,甚至自殘、自殺的念頭。
最可怕是不再追究
這兩星期反送中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又成為國際話題,我身處外地連鄰居們都紛紛走來查問究竟香港學生犯了甚麼刑事罪行,相比起前天於多倫多慶祝奪得NBA總冠軍後出現的騷亂及開槍事件,香港遊行人士簡直是大家從沒有遇見過的優良市民。我們目睹香港的年輕人,被冠上暴徒的名字,更被警察用警棍暴打,用催淚彈驅趕,險釀人踩人慘劇,被橡膠子彈、豆袋槍瞄準射擊殺傷,更有人因為怕在醫院內被追捕,有的甚至不敢求醫。過去五年,香港的年輕人,被奪走了名字,他們被冠以「廢青」、「搞事分子」、「暴徒」,動輒得咎,更可怕的是政府竟然視警察以暴力欺壓市民的行為,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以完全不對等的暴力打壓群眾,反抗者猶如生活在地獄中,沒有出路,有人甚至最後選擇以死作控訴。
最可怕的不單是我們的社會出現了這些不公不義,而是當大家視這一切為平常事,不再追究,不再反抗,這才是最恐怖!
撰文:鄺穎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