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鐘人群散去後,夏慤道亦隨之而重新開通。不過香港群眾爭取撤回修訂《逃犯條例》的足迹卻沒有因為佔路結束而磨滅。在金鐘夏慤道和添美道一帶,示威者的訴求與情感仍然清晰可見。
紙鶴鮮花追悼梁凌杰
在夏慤道上方的中信天橋,懸掛一幅寫上「撤回」的白底紅字直幡,橋上更張貼市民聲討林鄭月娥政府強推惡法的標語。在中信天橋上的標語,不少都是為香港人打氣,「香港加油!永不放棄!」、「惡法不撤回!我們不撤退!」、「即時風沙雪雨我們也不會怕」等,都是香港人給同路人的寄語。標語不乏對林鄭政府及對警隊的抨擊,「林鄭下台!」遍佈中信天橋,並要求追究警方6月12日金鐘衝突期間濫用武力鎮壓示威者。
在添美道行人天橋樓梯的「連儂牆」,則依舊貼滿便利貼。牆上的便利貼跟中信天橋的標語一樣,都充滿市民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意願。連儂牆上亦有不少紙花、紙鶴,而在連儂牆的樓梯下,仍擺放了大量追悼市民獻上的鮮花,紀念早前墮樓身亡的反送中抗爭者梁凌杰。
昨日來到在牆上留下「香港加油」的陳先生,6月12日發生衝突當天走在金鐘的最前線與警察對峙,「因為我唔驚囉!最多咪俾人打兩棍!」他稱當天「食」了三個催淚彈,又笑言,比起俄羅斯的警察,香港的警察已經算「溫文得多」。陳先生覺得當《逃犯條例》修改後,香港優勢就會盡失,影響重大,即使走到前線示威危險,亦願走上去抗爭。
■記者麥筠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