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最紛擾的時候,演藝界又再次陷入尷尬之中,表態不表態?無論表不表態,大家都一樣尷尬。
個多星期前,在某個午餐會的場合中,意外地遇上了一位在網絡界很紅的藝人,他的紅是因為曾經發表過一些政治上的看法,自此就成為了香港網友們玩弄的對象,除了不停被抽水外,在最近的社會運動中,更被多番改圖,「被」參與於運動之中。我與他並不認識,我當日一看見他的名牌就在我對面的時候也笑了一笑:「嘩,咁蹺?唔係啩!」
到了午宴尾聲,同行們都離枱互相打招呼,他主動地過來有禮貌地自我介紹,我見我們都算是年輕的一代(雖然我年紀應該比他大很多),我很快就笑着問他「你係咪真係去咗遊行?」(當然我早知道是改圖啦)他很快就答:「梗係唔係啦!」
這樣「坦誠」地一問一答後,我們很快便打破了隔膜,他在手機展示出他收到的改圖,訴說他最近「躺着也中槍」的經過,還有「水洗都唔清」過後,被內地粉絲攻擊的苦況。
老實說,我經常都本着這幾年在社會紛擾中,我們常說的一個道理「我不認同你的立場,但我也會捍衞你表達意見的權利」,我跟他對社會的看法未必一致,但對於演藝界在政治中的尷尬,確是十分明白。
在很多的行業中,很多人的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發聲,因為他們代表的,可以不是他任職的公司,也不是他所隸屬的組織,但來到演藝界,尤其是幕前以至主創的一群,他們要面對的除了自己的名聲外,還有背後的整個團隊。一個藝人能夠被人記住,背後有經理人,有公司,有老闆的投資;去到製作的層面,演員與主創所承擔的,是整部電影、電視劇,當中涉及幾百萬至幾億的投資,無數工作人員的心血。這幾年大家有留意娛樂新聞的話,都會留意到每年都總有一些影視作品,因為當中某位參與過的演員或主創人員因為「某些原因」而出了事,於是惟有被迫重拍,甚至取消上映。
而更不能否認的是,一齣作品涉及百多至幾百工作人員,我們有可能要求當中每個人對社會的看法都一樣嗎?沒可能,如果你自己一個人看法,而讓整個團隊的所有人去陪你冒一個他們根本不認同的風險,某程度上也是另一種的不民主做法吧。
勇於表態的演藝界朋友們,無論你代表甚麼顏色,只要你是出於真心的話,我也向你致敬!然而沒有表態的,也請大家給予些空間。當然,但願有一天,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任何職業,都有可以隨便表達自己意見,重現我們最喜歡的那個香港。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