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名崇洋惹反彈 當局撲火

禁地名崇洋惹反彈 當局撲火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多次批評各地地名充滿「崇洋媚外」風氣,引發各地官方紛紛出手,強制更改地名甚至企業名稱,事件越演越烈,引發輿論反彈。近日民政部緊急發文,欲糾正各地改名亂象,稱整治地名目的是清理社會影響惡劣、各方反映強烈的城鎮新建居民區的「大、洋、怪、重」地名,強調各地要穩妥推進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防止隨意擴大清理整治範圍。

整治「大、洋、怪、重」

民政部、公安部等六部委去年底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對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等地名中「大、洋、怪、重」(誇大、洋化、怪異、重名)等不規範地名的清理整治。今年4月以來,浙江、廣東等十多省市先後對轄區內不規範地名公示,包括「英皇之都」、「維多利亞花園」、「凱撒豪庭」等名字被指「崇洋媚外」,連福建漳州的東風大橋、琯溪大橋、南山大橋都被指「刻意誇大」,要刪掉「大」字。

民政部昨在官網稱,各地按六部委部署積極推進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但個別地方存在政策標準把握不夠準確等情況,呼籲各地要準確把握政策,「防止隨意擴大清理整治範圍。」負責人稱,清理整治地名要進一步規範程序,充分進行專家論證,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審慎提出清理整治清單,嚴格按程序推進實施。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