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在我媽家收拾舊物,見到一本我爸一九五二年從印尼回中國用的中國護照,護照上一個方正的大印蓋着,上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之印,印下內容為「外交部為發給護照事茲有李德寧前往印尼應請我國及友邦地方文武官員妥為照料遇事襄助須至護照者」,時為一九五二年五月二日,護照上全部繁體字,沒有標點符號,斷文處留出空白,用詞不像如今直白,略有古意。
斯時我爸十九歲,在印尼好吃好住,得許多女孩子喜歡,忽一日,聽說韓戰結束,中國人把美國人逼停在三八綫上,華僑青年群情振奮,愛國熱血從腳底湧泉直衝頭頂百滙,年青人私下約定回國貢獻,偷偷辦中國護照買遠洋船票,臨上船前一晚才告知家人,家人阻止不了,再稟告親友,翌日碼頭上都是來送行的人,七大姑八大姨不及備禮,當場摘耳環脫戒指除頸鏈,金玉一堆塞到遊子手中,以防燃眉之急。如此汽笛一聲,船走大海,不日到深圳進關。再赴北京「華僑補習學校」上課,翌年因崇敬蘇聯老大哥,報讀哈爾濱外語學院俄語系,在中蘇蜜月期專攻「巴魯斯基」,復三年,臨畢業時娶了同班的上海姑娘,也就是我媽,夫婦一起分配到北京外交部國際關係研究所,瀟灑了幾年,因有「海外關係」不受待見,發配廣西南寧外貿局,山高皇帝遠,又快活了幾年,「文革」爆發,因學過俄文,惹「蘇聯特務」之嫌,再發配去偏僻礦山。又復十年,弄虛作假,謊報海外有大量家財有待繼承,費九牛二虎力,以當年誓回祖國報效同等決心,終於得一通行證,夫婦從山溝出,兒女由上海走,過關出境,團聚於香江。
這天看着那本老護照,回想一代人事,歲月倥偬,幾十年折騰,皆因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