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經常不似預期,但人事理應可以控制預期。預期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本來就是經濟學、公關管理的基本條件,為甚麼最近所有政府高官都彌犯這個錯誤,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林鄭6月18日記者會,她的團隊準備周到,人未到,紙巾先到,一張唔夠,仲預先取出三張。很多在場記者見狀,紛紛拍照放上網,大家都預期一陣紙巾如何派上用場。當全世界等你出來「喊」,最終就一滴眼淚都慳返。當全世界等你出來「撤回」,仲諗緊就算撤回都未必咁輕易收貨之際,點知仲係維持原狀得個暫緩,叫人失望。
有好多人用許志安與林鄭的記者會比較,沒錯,安仔的預期管理做得好好:大家預咗佢喊,結果佢唔單止喊,而係痛哭,口水鼻涕流到連紙巾都用唔上。除了他的超額真情演繹,更重要係佢身邊有個金牌經理人Paco同一位有智慧的太太,所以一個記者會就KO晒。𠵱家好多人都想大起底,到底林鄭的公關是誰?有人話係新聞處處長,又有人話係特首辦主任,然而,無一個係公關能手,唔怪得搞成咁啦。
之前一次林鄭記者會,也同樣犯了預期管理的問題。出來照稿讀那部份其實並不是最差,最後答問環節才是真正的出事位。從答非所問、態度與場景不符,到越講越偏差出了事。其實,放得咪兜,記者及公眾就預咗你會回答一些不是照讀新聞稿的問題和非重複又重複的答案,假如沒有新資料要補充、沒有開放的態度,倒不如由頭到尾唔好出嚟,發新聞稿就夠了。
除了預期管理,最後還是建議特首及一眾政府高官去參加一些演員培訓課程、presentation & writing skill、語氣及眼神技巧訓練,閒時不妨讀吓星爺最愛《演員的自我修養》,英文講得唔好就搵蕭叔叔惡補,同年輕人講嘢就千萬唔好寫信去《大公報》。Anyway,還是大家不要再抱有太多預期,或者將預期降至最低,便不會再失望了。
文迪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