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加劇

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加劇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喜馬拉雅山冰川平均每年融冰1%,速度是本世紀初的兩倍,冰量只剩1975年的72%。研究分析橫跨印度、中國、尼泊爾和不丹逾2,000公里範圍、近40年的解密衞星圖像,發現冰川自2000年起平均每年縮減45厘米,每年流失約83億噸冰,是1975年至2000年每年流失的43億噸的兩倍。研究前日刊登於學術期刊《科學前緣》,是目前在地理和時間幅度最大規模的研究。

快本世紀初兩倍

主要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莫勒說:「研究結果清晰展示喜馬拉雅山冰川在這段時間內融化之快及背後原因。」氣溫上升是融冰的最大因素。雖然各地區的溫度有差異,但研究發現2000年至2016年的氣溫比1975年至2000年高出1℃。其他因素包括降雨量改變、冰面縮小和燃燒化石燃料等。

冰川消失將直接影響依賴融冰作水源的河流,波及亞洲其中八億人口。科學家擔心隨着時間過去,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鄰近河流的低窪地區的水源供應會漸漸減少,影響食水供應、農業和水力發電等,或使當地和國際間關係緊張。北卑詩大學的冰川地理學家謝伊(Joseph Shea)指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全世界最高的山也會受到高溫影響,「長遠而言將會影響人口稠密的區域的水流流量」。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