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林鄭月娥周二的「真誠道歉」直播,終於明白鄭秀文為什麼原諒許志安。唔怕貨比貨:許志安道歉時聲淚俱咽,措詞誠懇,鞠躬認錯絕不偷懶,很有擔當;相反,林鄭月娥全程黑面,言詞閃爍,既沒展露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期望的「身體語言」,也沒回應二百萬遊行人士的訴求,邊忽真誠?
黑面娥和許志安的道歉,也不是完全沒共通點。許志安宣布「暫停」演藝活動,林鄭也說「暫緩」修例。同樣是「暫」,大眾沒要求「永久撤回許志安」,卻堅持林鄭要正式宣布「撤回」法案,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大家都疑心她捲土重來。以林鄭的誠信來說,這種懷疑十分合理,尤其是她在記者會答問時,只再三強調明年七月立法會結束,法案就自動失效,但就蛇咬都唔肯用「撤回」兩字,難免令公眾憂慮。
為何死口不提「撤回」呢?以她性格,回馬槍是可能的,但我們也要設身處地,考慮這樣做的成本有多高。就今天的民情而論,一年內再推惡法,遊行人數必再創新高,也可能爆發更激烈的衝突,不划算。既然她無計劃也沒能力突擊修例,何不乾脆說「撤回」呢?這大概跟中聯辦的面子有關。
上周六譚耀宗傳話,指中聯辦立場是「暫緩不等於撤回」,中聯辦這樣說,應該是誤判了翌日遊行的形勢,睇死香港人洩氣。中聯辦覆水難收,林鄭若自己宣布「撤回」,就是打「老闆」的臉,眾叛親離的她還夠膽嗎?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是自由,中國人的核心價值是面子,林鄭死口不提「撤回」,就是在捍衛她那個集團的核心價值。我們不必跟她說「加油」,但應該看穿她的思路。
國家愛面子,對香港也有好處。有網民說今次能阻擋惡法,全賴一陰一陽,即「和理非」和「勇武派」聯成一線。這句話說對一半。剛柔並濟,雙龍出海,此乃「人和」,但尚有一決勝關鍵,即「鏡頭」:全賴新聞自由資訊流通,港人才能博得國際社會關注,令強權不能恣意張牙舞爪。假如沒有鏡頭,沒有世界注視,什麼一陰一陽都是廢話,百萬人上街也可灰飛煙滅。鏡頭有效,是因為中國政府現在還顧及面子(之後難說)。
由於林鄭重推法案的勝算根本不高,現在再糾纏於一兩個字眼,對家便由黑面娥本人,升級為黑面娥的boss,節外生枝,更可能攤薄大眾營救被捕者的力量——救人,我覺得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