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故事】
6月畢業季,去看設計系學生的畢業展,常會獲得有趣的啟發。其中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畢業展上周開幕,今年有些學生設計了一批適合長者的生活用品和玩樂遊戲,劉子晉(Jordon)和黃智健還被挑選到米蘭參展,挺受歡迎,我們派出83歲的勤叔作測試員,試玩新設計。
香港人口老化,除了在退休金、社會福利等方面做好準備,還要及早預備健康的身心步入Young Old階段,以減少許多生活上適應的問題。劉子晉(Jordon)是產品設計高級文憑的畢業生,前陣子,因五十多歲、步入Young Old行列的爸爸病後行動不便,需要帶摺凳式的枴杖同行。 那枴杖,中間的大圓形座面又重又礙事,劉爸爸非常抗拒,「他年紀不算好老,未去到老人家的地步,要拿着那麼搶眼的枴杖出街,心裏總是不舒服,覺得是個標籤,自己是很虛弱的人,需要倚靠輔助用品過日常生活。」
枴杖組:腳架摺凳+自動反彈
為免礙眼,劉爸爸總是挑運動型的行山杖代替,休息起來始終有差別。於是Jordon以相機腳架做藍本,設計了低調的伸縮式摺凳枴杖「Tri Cane」。它的設計原理像雨傘般,按鈕自動撐開支架變三腳架,把手位置攤開成座椅,收起來又變回一般枴杖,重量大抵是一般摺凳枴杖的一半。將來若用上輕身鋁金屬,或可更實淨輕便,劉爸爸看了實物都挺接受。
另一款外表平平無奇的木枴杖──Sidekick。原來把手位置的形狀經過特別設計,要是鬆手掉了,不必彎身,只要踏一踏把手,枴杖就像變魔術般伏地彈起。設計者是家具及時尚產品設計高級文憑畢業生黃智健,「我自己都試過弄傷腳後用枴杖,不過當枴杖不慎墮地,我都撿不回;又見過膝蓋無力的街坊婆婆掉了枴杖,手執餸菜,還要彎腰撿回,太辛苦了。」於是作了這個設計。枴杖選用價錢較便宜、輕身又硬淨的楓木,底部特別厚重紮實,配上深坑紋圖案的防滑墊,挺細心。
VR組:爺孫齊齊打機跳舞
另一件展品,是一套老嫩同玩的VR遊戲,遊戲先讓長者跟孫仔孫女一起設計背景音樂,玩時可以多人一起合作,又或互換角色,例如,負責戴上VR眼鏡的Jordon,在熟悉的七、八十年代香港街景中,捕捉來自四面八方的音樂符號。每捉到一個音符,對方就要根據接收的音符做動作。勤叔試玩,當Jordon越快抓到音符,勤叔便越忙於「起舞」。這些如舞蹈般的動作來自衞生署活齡健身操。負責遊戲解說的梁鎮庭說,有時老人家很想跟孫兒玩遊戲,但無可否認,要年輕人細心教導長者玩複雜的遊戲,確有難度,倒過來要年輕人玩簡單的遊戲,又好快悶。不如設計互動的遊戲,讓大家一起玩,彼此學習與進步,「老友記一來會好開心,二來可間接鍛煉身體。我希望不同年齡層可一齊玩,遊戲變為橋樑,令彼此多些溝通。」
Emerging Design Talents 201
日期:即日至6月23日
地點:將軍澳景嶺路 3 號 HKDI 及 IVE(李惠利)A座地
記者:陳慧敏
攝影:周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