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逃犯條例》惹民憤,連登上有網民呼籲將中資銀行戶口存款,移至英資或華資銀行。《蘋果》發現,香港客戶量數一數二的中銀香港(2388),於林鄭現身道歉當日(18日),隔夜拆息定價較同業高20點子,更高過另一發鈔行滙豐40點子,有銀行界人士指相差幅度算大,相信與市民呼籲提錢有關,不過昨日中銀隔夜拆息回順。
所謂隔夜拆息,實際是指銀行「今日借明日還」的貸款利率。發鈔行中銀於周二報出的隔夜拆息為1.7%,為眾多出價行中最高,滙豐為1.3%,市場平均僅為1.48%。分析認為,隔夜息與銀行短期流動資金關連度高,反映中銀資金面相對同業稍緊。
中銀發言人回覆《蘋果》表示,該行業務運作如常。事實上,昨日中銀隔夜拆息已經回順,報1.56%,而且較滙豐及市場平均分別1.65%及1.63%為低。
財資界:市場有中國溢價
中銀為全港發鈔行之一,於6月9日反修例大遊行前,曾於微信引述一篇題為「修例護法治 解讀釋疑慮」文章,為政府護航。無論是網民或是示威者,不少人都聲稱已經將中銀香港戶口關閉或撤走資金,部份更稱撤出資金達9位數字,意味近億元。
有不願具名的財資界銀行人士指出,近日社會事件確引起小量中資銀行資金撤離,而中銀作為大型銀行較受影響,隔夜拆息較滙豐貴40點子料與存款流失有關。另一方面,中資銀行拆息不時較其他銀行稍高,業界稱為中國溢價(China premium),「中資機構本身港元用途多,又有渠道可以兌人仔唱返去國內,其他行就冇,但(拆息)都唔會高咁多。」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不評論個別銀行,不過他解釋隔夜拆息高低是商業決定,而即使有銀行拆息定價高,「可能意味真係做咗呢個價,唔能夠因為話息率高低就代表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