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扭屁股?變阿婆?全為步入東奧程小雅YNWA

【體育人訪】扭屁股?變阿婆?全為步入東奧
程小雅YNWA

曾經,程小雅估計自己會當個文員,朝九晚五為口奔馳;不過這位以前一想起陸運會便搖頭苦惱的女孩,長大後成為香港競步紀錄保持者,生活恰巧又是環繞9時和5時:晚上九時入睡,清晨五時起床練習,日日如是,連她也自嘲這是「阿婆式生活」。她清心,其實也只為一欲,2016年她以49秒之差緣盡奧運,當時她隔着螢幕立志︰「下一屆奧運,我一定會喺度。」靠鐵人意志步過高低起跌,在競步的路上,她永遠不會獨行。
記者、攝影:洪量丰

程小雅初中時對運動避之則吉,陸運會她被迫報名100米和200米,田徑場等同刑場,「我諗住跑100米、200米短短地,快啲完,但係超辛苦,跑包尾返嚟。」她自言那時體弱多病,怎也想不到會是運動料子,不過金子終究會發亮,中三時她參加學校遠足活動,或許是自幼在葵涌山上生活有功,她一走絕塵,「行山慢慢行幾開心又食吓嘢,但成班人連中六男仔都唔夠我快,老師都問點解我可以行得咁快。」她旋即被招攬進長跑和越野隊,直至07年,體育老師建議她參加現已停辦的港鐵競步賽,從未聽聞競步的她誤打誤撞報名參賽,「當時聽都未聽過,我以為行路行得快就得喇。」宣傳小冊子上印有競步示範圖,她按圖訓練,上網自學,比賽當日特意提前一小時到場,參考專人示範。結果,她首次參賽即奪季而回,這個季軍亦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迹。

程小雅放棄多姿多采的日活,每日刻苦訓練,只為一圓奧運夢。

除競步外,程小雅亦曾參加渣打馬拉松等長跑比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抗拒運動到奧運在望,程小雅一路走來有汗有淚。

因競步獲留學機會

港鐵競步賽後,有「香港競步之父」之稱的教練神行太保(Bill Purves)找上程小雅,邀請她逢周三晚到葵涌運動場練習,「初初接觸競步都覺得動作好奇怪,扭屁股咁,屋企人都覺得『吓?』,以為係行路。」接觸競步時,她已升讀預科,有日教練突然提醒或有機會以競步成績申請獎學金到美國讀大學,對出身平凡的她而言如開了一扇大窗,她天天加操預備,「一星期練一日唔會夠快拎到獎學金,我就朝早五點起身,五點半練到六點幾就返學,自己加操。」最終高考成績放榜前,她已獲美國大學取錄,放下心頭大石,練習更密,「去到外國我唔想輸畀人」。

程小雅自言初往陌生地,在長途機上她忐忑不安,「當時第一次見外國教練,搭飛機真係好驚,唔知過關會點,又要講英文。」開首一年,學業、語言、訓練一一都是障礙,結果成績不似預期,原以為能於全美大學生賽穩奪三甲,最後只排第10,「我知道自己成績可以更好,但心理上唔夠自信,驚囉,其實未去比賽已經好怯場,唔知點解覺得係外國人就好勁。」暑假她回港調整,翌年再戰同一賽事,賽前一晚教練着她想像自己置身奧運賽場,「佢叫我喺起步線閉起雙眼,想像未來會成為奧運選手,比賽時我去到最後三個圈就領先,衝線時有啲難以置信,感覺好正。」

在四月的匈牙利競步賽,程小雅(右)以個人第二佳的成績奪得亞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留學美國期間,程小雅(左二)曾贏得全美大學生賽,亦認識不少愛好競步的同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僅差1%的奧運夢

冠軍到手,獎學金即由資助七成學費改為全額資助,程小雅最終留美九年,從08年到16年,她搖身一變已是碩士畢業生,但當日的奧運夢卻依然停留在想像中,「12年我返香港試吓有冇機會去奧運,最後都做唔到。」過去香港僅蘇錦棠曾於1964年參加奧運男子50公里競步賽,程小雅12年挑戰20公里資格未竟全功,潛心苦練放眼16年,結果那奧運起步線仍是可望不可即,「我只係差(達標時間1小時36分)49秒,20公里嚟講係1%左右,好失落。」奧運比賽時,她坐在螢幕前,旁觀別人實現奧運夢,那刻她五味雜陳,「我團火更加強,下一屆奧運我一定會喺度! 」

既然世錦賽標準與奧運一樣,她決心以入圍17年倫敦世錦賽為目標,結果同年4月她即創1小時35分13秒,刷新港績外也摘下世錦賽入場券,世錦賽她更把港績再推前九秒。現時其20公里成績進步至1小時32分30秒,僅差東京奧運達標時間1分30秒,而且世界排名前60的運動員可獲入場劵,排名41的她圓夢機會高唱入雲,她直言︰「今年完全冇擔心過會去唔到,我唔係就咁話去參加奧運,我想自己係一個競爭對手,要拎頭20名。」

朝五晚九全靠自律

若無超乎常人的意志和紀律,程小雅再也不是「香港行路最快的女人」,她生活完全環繞競步,每晚九時前已入睡,早上五時起床練習︰「我覺得自己似阿婆,朝早起身晨運。」放棄年青一輩的模式,她坦言與朋友和同學的關係亦生疏不少︰「為咗競步係放棄咗好多同朋友接觸嘅時間,可能去沙灘玩其他嘢,但呢啲都唔係我最想要嘅生活,好慶幸接觸到競步,我好難想像到自己有機會去奧運。」問到程小雅假如明年如願入奧,達標一刻會如何慶祝?「我會即時整番個丁麵,上面要有火腿、五香肉丁、加隻蛋同兩條菜,最好就紅燒牛肉味。」她繪影繪聲,說得笑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