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黑鏡》淪落了 - 方俊傑

【西遊記】《黑鏡》淪落了 - 方俊傑

【西遊記】
對於《黑鏡》(Black Mirror),我有份情意結。人生中,給恐怖片嚇得最淒涼的,是《午夜凶鈴》,在UA沙田看完九點半,乘巴士回中大宿舍,一腳踏進房,見到電視螢幕雪花紛飛,電話隨即傳來鈴聲,立即粗口四出。可惜,貞子後來被小丑化,恐怖感不再。真真正正讓我至今仍猶有餘悸的,是《四人歸西》。

那是《幻海奇情》其中一集單元。劇情簡單到不得了:四個師奶打牌,上家、上上家、上上上家都打西,師奶唔信邪,係要打西。結果搞到個個歸西。事隔三十幾年,把劇情再寫一次,仍然心寒。不是扮演師奶的白茵或者扮演師奶老公的劉丹特別好戲,是我老竇個個星期都打牌。一如看完《午夜凶鈴》,你不會怕古井,但會怕日日接觸到的錄影帶。這是《閃靈》(The Shining)把斧頭也提供不到的貼身驚慄感。

恐怖如《四人歸西》 小品變Netflix大製作

《黑鏡》的恐怖,恐怖在一如《四人歸西》,劇集預測的悲劇,仿似觸手可及。第一季第一集《The National Anthem》,驚為天人,情節峯迴路轉,寓意警世深刻,但英國首相為拯救皇室成員不惜跟豬隻發生性行為,畢竟唔關我事。到第三集《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講述人類記憶可以不斷重播,結果搞到主角妻離子散,自殺收場。先知驚。facebook日日提醒你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做過甚麼,不正是《四人歸西》隻西?

去到第三季,由英國小品變成Netflix大製作,很多人批評變了質。我又沒所謂。講述以like數多寡來衡量社會地位再被安排生活水平的《Nosedive》,甚至一看難忘。初看已覺反映現實,不出數年,類似政策果真在中國執行,將《黑鏡》的寓言式恐怖感發揮到淋漓盡致。大眾抨擊《黑鏡》,最大原因來自由一季三集膨脹到一季六集,劇集質素難免有點參差。去到第四季,反應更差,好幾集如《Arkangel》如《Crocodile》如《Metalhead》都被批評題材重複或者內容沉悶。去年只推出電影《潘達斯奈基》(Bandersnatch),玩互動,由觀眾自選劇情發展,更似sell技術噱頭多於一切。來到第五季,本來期望不大,但由六集縮回三集,又好像有些誠意。還是失望。找來在Marvel系列扮演Falcon的Anthony Mackie,扮演Mantis的Pom Klementieff,在《新福爾摩斯》(Sherlock)扮演Moriarty的Andrew Scott,甚至Miley Cyrus,粒粒大牌,我只看到心虛。

人類淪落速度 永遠比人類想像的快

本季第二集《Smithereens》,又一次諷刺facebook或twitter害到世人沉迷不能自拔,已變成新意不再的老生常談。第一集《Striking Vipers》借VR遊戲,探討中年男女在尋常生活以外,如何界定婚姻、愛情和性需要之間的關係,本來大有空間發揮,結局卻反高潮地含糊帶過,已經不見頭一、兩季的震撼和餘韻。也不及第三集《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失敗。經理人為阻止日漸失控偶像歌手影響生意,落毒;昏迷中的歌手,思想被喚醒於商品一樣的機械玩偶。題材本身就老土,劇情發展下去,居然是TVB式不合情理:粉絲喬裝滅蟲工人輕而易舉殺入守衞森嚴的大宅,極度巧合地把昏迷偶像意外弄醒,再戲劇性地闖入新專輯發佈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揭破經理人的陰謀。你不說是《黑鏡》,我以為是《開心速遞》。從未見過《黑鏡》去到一個如此拙劣的境地。看完第五季,我看到原創人Charlie Brooker的心力已經被挖空。又或者,是時代行得太快,昨日的預言,以為會隔一段長時間才有可能實現,誰知轉個頭已經明明白白地發生,要立即作出更新穎的推測,縱有驚人想像力也追不及。情況,似不似我們的《十年》?以為是十年後的現實,不用四年,已靈驗。人類淪落的速度,永遠比人類想像的快。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