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綫隧道接縫曾現裂痕 耗5,000萬補救

沙中綫隧道接縫曾現裂痕 
耗5,000萬補救

【沙中綫聆訊】
【本報訊】沙中綫紅磡站調查委員會第二階段聆訊,昨踏入第15日,由工程監核顧問運基和政府人員作供。運基提到在工程期間,隧道連接縫屬低風險,所以毋須特別關注,又指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 Form)缺失問題非運基核證工作職責。聆訊更披露,3個隧道連接縫因出現裂縫,補救工程要額外花費達5,000萬元。

監核顧問︰我哋都預計唔到

運基顧問董事楊偉雄在作供時指,由於沙中綫工程範圍龐大,只能以風險為本做監察,運基沒有責任找出工程缺陷或進行質量監督,「風險低,都會出到事。我哋都預計唔到。」他指,直到2017年11月才得知紅磡站工程1,112合約有RISC Form缺失,但強調有關表格非建築物條例要求的文件,其監核職責不包括檢測工程的RISC Form。

路政署副處長︰檢討工程監核

禮頓代表律師則提出,RISC Form不是顯示工程期間曾進行檢查的唯一證據,指工程人員現場拍攝的照片、Whatsapp通話紀錄、以及其他工程紀錄也可作證。

路政署鐵路拓展處總工程師李子為回應指,政府會審視港鐵提交的所有證據,但強調RISC Form是港鐵要求,又反問:「無RISC Form要咁多嘢考慮,用行之有效嘅方法,會唔會簡單啲呢?」

路政署鐵路拓展處副處長梁文豪則指,運基有責任查核RISC Form是否齊全,稱「涉及quality(運基)就要睇!」但對運基沒有將連接縫列為高風險,他表示同意;又指未來會檢討就工程監核工作所投放的資源,強調2012年與港鐵簽訂沙中綫工程合約,當時對港鐵的信任、工作、品質「無咁大憂慮」。

委員會第二階段聆訊所有事實證人已完成作供。港鐵指今日會就紅磡站全面評估策略第三階段提交報告定稿,但正式報告或延至7月初,委員會主席夏正民將報告提交期限延至7月15日,而涉事各方須於7月提交結案陳詞,專家證人則於9月23日開始作供。
■記者羅繼盛

沙中綫紅磡站隧道銜接位有裂縫,要多花5千萬元補救。資料圖片